2025年5月1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美中達成的臨時關稅協議,將大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從高達 145% 暫時降至 30%。在這樣的情況下,Tru Identity 執行長暨報關專家 Hugo Pakula 表示:「有些商品的價值實在低到,即使把零售價格提高 30%,還是比亞馬遜(Amazon)或其他地方便宜,對於那些真的非常便宜的商品,直接從中國寄送給消費者仍是可行的做法。」
這樣的說法,也為 Shein 和 Temu 等電商平台在面對關稅壓力時,指出一條可能的因應方式是對於價格極低的商品,仍可維持原本從工廠直接寄送給消費者的出貨模式。而這正是目前許多消費者最關心的議題。在關稅飆升與物流模式轉變之際,這些平台能否繼續提供那種令人驚訝的超低價?
搶市佔又搶時間,中國電商怎麼利用90天關稅緩衝?
Shein 與 Temu 這兩大中國電商平台近年從一元商店和百貨公司等傳統零售商手中奪下大量市佔,也成功躍升為美國下載量前十名的熱門 App。面對即將恢復的高關稅,他們打算把握這 90 天的緩衝期,加速補貨並調整出貨方式。
根據邁阿密大學供應鏈管理副教授 Yao Jin 指出:「這波暫時的關稅降低,對 Shein 與 Temu 來說是一大機會,最少可以趁機補滿美國的庫存。」未來他們預計將改採大量批貨、用貨櫃海運的方式,取代過去以空運小包裹直送美國消費者的模式,趕在下一波潛在關稅上調前完成補貨動作。
事實上,Temu 在 5 月 2 日就宣布,美國市場的所有訂單已由在地賣家處理,並開始主打美國倉庫現貨的產品,可見其已經迅速改變原有的物流策略。
關稅新政:免關稅門檻取消在前,90天轉圜期緊接上路
當初 de minimis 小額包裹免稅門檻政策,是讓 Shein 與 Temu 得以快速崛起的關鍵。根據這項規定,來自中國與香港、價值在 800 美元以下的電商包裹可免稅進入美國,讓他們能用極低的成本從工廠直送消費者,販售便宜的衣物、配件與電子產品。這種商業模式甚至迫使亞馬遜推出新服務「Amazon Haul」來因應競爭壓力。
不過,川普政府已於 5 月 2 日正式取消這項免稅政策,使得這些原本能免稅的小包裹面臨高達 145% 的關稅。這對 Shein 與 Temu 的低價模式構成重大衝擊,兩家公司也因此開始削減在美國市場的廣告預算,並將資源轉向歐洲市場尋找新機會。
隨後,美中雙方達成一項臨時關稅協議,雖然沒有恢復 de minimis 政策,但提供了為期 90 天的關稅緩衝期,將大部分中國商品的稅率從原本最高 145% 暫時降至 30%。這段期間,Shein 與 Temu 有機會重新補貨並調整物流策略,爭取更多轉型空間。
空運大縮水、賣家忙進貨
在免稅門檻被取消之前,中美之間約有一半的空運貨量來自低價電商包裹。但隨著政策調整實施,根據定價平台 Xeneta 與 Rotate 顧問公司的數據顯示,中美空運貨機每日運能大幅縮減了 39%,反映出電商平台正在快速調整出貨策略,改以大量海運方式進貨,降低運輸與稅務成本。
而對亞馬遜來說,這 90 天的關稅暫降,也可能成為旗下第三方賣家進貨備貨的好時機,特別是為年底假期季節做準備。不過,目前仍不清楚有多少賣家會實際趁這段時間積極囤貨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