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韓爭取減稅|為何一個位於阿拉斯加的LNG專案 逐漸成為談判的關鍵籌碼?

2025年04月09日 08:5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TPG

2025年4月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包括日本、南韓、台灣等亞洲盟邦祭出高額進口關稅,華府也開始釋出一些「談判籌碼」試圖以經濟與戰略利益換取讓步。

其中,估值高達440億美元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專案,正逐漸浮上檯面,成為川普政府在關稅協商中的一個焦點。

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本週在CNBC節目上的說法,美國政府正觀察貿易夥伴是否願意參與阿拉斯加LNG計畫,包括承購最終產出與提供融資。他指出,日本、南韓與台灣是潛在合作對象。

為何阿拉斯加LNG能成為談判「武器」?

當前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而阿拉斯加LNG計畫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成本最高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終端計畫之一,規劃年產能約 2000 萬公噸。

相對於美國所有正在規劃中(包含已提出、審核中、或已批准但未建成等) 的液化天然氣年出口總能力(2.2億公噸)而言,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計畫的計畫產能其實僅佔約 9%。

為何一個規劃產能佔比只有9%的專案如此重要?因為該建設案的成本偏高。

這個專案的設計,是將北部天然氣田氣源經由1,300公里長的輸送管線運至阿拉斯加南部,再經液化處理後出口亞洲市場。因為氣源的輸送距離長,所以該案的成本相對於未來收益偏高。如下圖所示,由於建設規模龐大、時間長、成本高,若能引入亞洲國家的長期採購與資金投入,不僅能分散風險,也有助於專案順利推進。正因如此,美方希望透過談判將此案「打包」進入貿易談判之中,對亞洲盟邦形成經濟誘因與壓力並存的局勢。

日本:保守考慮,等待可行性評估

作為美國重要盟友與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國之一,日本早已被川普點名為優先談判對象。根據《彭博》報導,日本三菱商事執行長中西勝也(Katsuya Nakanishi)坦言,已收到關於阿拉斯加LNG的合作邀請,並正在審慎評估是否投資。

中西表示,此專案雖早已多次提出,但執行難度不低,需考量地理距離、建設成本、長期LNG需求等多方因素。他強調三菱將進行完整的可行性分析,再決定是否參與。

日本目前對美國能源進口持開放態度,但也面臨國內再生能源轉型與市場不確定性挑戰。在川普宣布對日本商品加徵更高關稅的背景下,日本政府與企業正謹慎權衡是否藉由參與阿拉斯加案,作為換取貿易讓步的「交涉工具」。

南韓:願擴大進口美國LNG 積極尋求協商

相較日本態度保守,南韓則展現較高彈性與合作意願。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Han Duck-soo)日前與川普通話時表示,南韓願與美國加強在造船、貿易與LNG能源上的合作。南韓通商部長鄭仁圭(Cheong In-kyo)已啟程前往華盛頓展開關稅協商。

鄭仁圭受訪時明言,南韓不考慮減少出口,而是尋求「擴大對美進口」的方式來改善貿易失衡,並透露南韓正討論是否提高美國LNG的進口量。他也對川普釋出的「開放談判大門」表示肯定。

南韓長期依賴能源進口,美國LNG因穩定供應與政治友好背景,已是其多元化能源政策的重要選項。若能藉由參與阿拉斯加LNG案換取關稅豁免,對南韓而言將是一筆雙贏交易。

能源與關稅綁定,川普打造「交易式外交」

從上述情勢來看,阿拉斯加LNG專案正成為川普推動「交易式外交」的縮影——將能源、就業、投資與貿易協議一併綁定,形成經濟誘因與戰略籌碼。對日本、南韓、台灣這些國家來說,參不參加這個能源合作計畫,已經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決定,更會影響未來跟美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這個原本被擱置多年的阿拉斯加大規模天然氣開發案,如今因為國際局勢緊張,加上川普強硬的關稅政策,反而重新受到關注,有可能變成下一波美國對外經貿談判的「熱門話題」。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LNG
液化天然氣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