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 為應對氣候變遷,科學界已達成共識:我們需要同時減少與移除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以實現全球氣候目標。
根據能源研究機構Rystad的數據預測,至2050年,每年需要捕集的大氣CO2量將顯著增加。圖表顯示,為了達到各國承諾的淨零排放目標,二氧化碳捕集(CCS)技術及自然基礎解決方案如碳封存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發揮關鍵作用。
根據該研究機構數據,到了2050年全球每年需要捕集約 80億噸的CO₂,需求呈逐年顯著上升趨勢,對於相關廠商來說這是一塊大商機。像是Capsol Technologies 這家公司就是在獲取這個行業崛起的商機,可參考此篇報導。
其中,減少碳排與移除的路徑如封面圖表所示,主要來源包括:
-
能源部門(淺藍色區塊)
-
工業部門(深藍色區塊):包括水泥、塑膠、電力等工業部門。
-
電力部門(藍綠色區塊)
-
移除技術(BECCS和DAC,淺綠色):包括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BECCS)和直接空氣捕集(DAC)技術。
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BECCS)和直接空氣捕集(DAC)這兩項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分別提供不同路徑來移除二氧化碳(CO₂)。然而,這些技術的規模化仍面臨挑戰,尤其是在應對2050年預估的每年 7-9 GtCO₂ 移除需求時。
技術對比:BECCS vs DAC
-
BECCS(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
-
工作原理:捕捉生物能源生產中的CO₂排放,並將其安全封存於地下。
-
現狀:截至2024年,BECCS具備更大的運營能力,每年捕集 200萬公噸CO₂。
-
成本效益:目前每噸CO₂的捕集平均成本為 300美元,相對經濟。
-
-
DAC(直接空氣捕集)
-
工作原理:透過化學反應直接從大氣中提取CO₂。
-
現狀:DAC仍處於早期階段,目前每年僅能捕集 0.01萬公噸CO₂。
-
增長潛力:未來發展迅速,計劃中的項目預計到2030年可達 6500萬公噸CO₂ 的年捕集量。
-
成本挑戰:平均成本為 715美元/噸CO₂,顯著高於BECCS,但隨著技術進步有望下降。
-
儘管BECCS在現階段具備更大的捕集能力和較低成本,但DAC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尤其在擴大規模應對大氣CO₂濃度方面有重要作用。根據IEA統計,截至2024年已有約 130個直接空氣捕集(DAC)設施處於不同的開發階段,包括規劃、建設及概念設計階段。如果所有項目都順利推進,DAC的部署能力預計到 2030年 將達到每年 6,500萬公噸CO₂ 的捕集量。
然而,要達到2050年的氣候目標,兩項技術都需要大規模建設封存場地與捕集設備,技術研發與部署也需要巨額資金支持,整體來看,就是需要政府制定激勵措施,促進市場需求與技術升級。
近期政策與資金支持
近期,多國宣布了大規模的碳捕集與移除技術投資計劃,以降低市場風險並吸引更多資本流入:
-
英國:HyNet與East Coast Cluster專案,支持碳捕集與藍氫生產,投入金額高達 266億歐元。
-
丹麥:到2029年實現CO₂捕集、運輸與儲存,2030年啟動營運,總補助金額為 38.5億歐元,將在15年間分期支付。
-
瑞典:專注於以生物能源為基礎的工業CO₂減排,投入 32億歐元 支持相關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