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棄物|印度推動電子垃圾回收新政策:回收成本暴漲4倍惹怒製造商,170萬公噸廢棄物難題浮現!

2025年04月14日 15:2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14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度已成全球第三大電子廢棄物製造國,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為因應日益嚴重的回收問題,印度政府實施一項新政策,要求電子製造商支付固定且大幅提高的回收費用,給合格的回收業者,試圖淘汰非正式回收市場、引導資金投入科學化處理流程。

印度政府設定了一個電子垃圾的回收目標,2024財年要達到60%的回收率,而且這個目標會每兩年提高10%,目標是到2029財年回收率能提升到80%。

2024財年,印度產生的電子廢棄物達170萬公噸,較六年前翻倍,僅有43%的電子廢棄物被回收,低於政府設定的60%目標,其中至少80%流入非正式回收商手中。這些街邊或地下工廠使用簡陋甚至危險的方式,像是用火燒或酸泡來拆解廢棄的冷氣、冰箱、電視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雖然成本低,但會污染環境、傷害人體健康。

新政策規定一般家電這類消費性電子產品每公斤必須支付22盧比,智慧型手機則是34盧比。政府的目的是讓回收變成一門有利可圖的正規生意,吸引更多投資、提升回收品質,並減少對地下回收體系的依賴。

然而,三星(Samsung)、日立(Hitachi)、大金(Daikin)等企業,卻對這項政策強烈反對,認為此舉將大幅提高其回收成本,對營運造成重大壓力。

哪些公司最受影響?為什麼他們不滿?

聽起來似乎是雙贏局面,不過製造商們卻不這麼想。從去年11月到今年3月,日立、大金、Havells和塔塔(Tata)集團旗下Voltas已對印度政府提告,要求撤銷這項政策。他們表示,這些回收價格遠高於以往標準,讓公司面臨龐大成本壓力,甚至可能將產品價格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日立為例,他們之前回收每公斤只需支付6盧比,現在直接漲到22盧比,成本幾乎是原來的四倍。該公司表示,在上一個財年回收超過1萬公噸的冷氣機,依照新政策計算,光是回收費用就高達260萬美元。而該公司前一年在印度還虧損了880萬美元,顯示回收的成本壓力對他們來說真的不小。

此外,三星和LG雖然沒有直接起訴政府,但也私下向官員表示強烈不滿。有知情人士透露,三星認為新政策會讓他們的回收成本變成原來的5-15倍,因此要求政府不要介入他們與回收商之間的商業談判。LG則提到,回收成本的大幅上升已對公司營運造成「重大財務影響」。

那回收商怎麼看?

然而,在另一邊的回收業者卻對這項政策表示歡迎。印度最大回收公司之一Attero執行長Nitin Gupta表示:「如果要建立科學的回收能力,就需要更高的利潤。這對我們是好事。」

但不是所有回收商都有資本轉型。一位60歲的回收商靠著鐵鎚手工拆解電子產品,每個月能賺5萬盧比,他不打算加入正式的回收系統,並表示:「那裡的成本太高,是給大公司在做的。」

政府為什麼堅持?

對此,印度政府堅持新政策是必要的改革措施。環境部門在3月18日向法院提交的文件中指出,政府有權力也有責任制定回收價格。因為如果讓企業與回收商自行談價,很可能出現一場「削價競爭」,造成回收品質下降、環境標準被犧牲。他們認為目前的價格設定是合理的,並希望透過這種制度化的方式,杜絕過去「拼價格、拼低成本」的亂象,建立一套長久有效的回收體系。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回收
廢棄物處理
印度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