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交通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T&E)組織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若歐盟持續推動2035年禁售碳排車輛的目標,並配合產業轉型支持政策,歐洲汽車年產量有望回升至1,680萬輛,重返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高峰。
然而若歐盟選擇放棄此目標,且未制定具體的產業戰略,則可能導致汽車產業流失多達100萬個工作機會,同時削減三分之二原規劃中的電池投資。
全球競爭激烈
歐洲汽車製造商目前面臨高成本壓力,在電動車產業與中國、美國對手的競爭上仍具明顯差距。特別是在川普針對汽車進口課徵25%關稅後,許多車廠紛紛下調2025年銷售預期,對歐洲汽車產業造成進一步壓力。
儘管歐洲議會於今年5月針對部分CO2排放標準做出讓步,但對於2035年全面禁止銷售燃油車的規範仍維持不變。T&E資深主管 Julia Poliscanova 在聲明中指出:「這是歐洲汽車產業的關鍵時刻,全球正在激烈競爭電動車、生產電池與充電設施的主導地位。」
📌歐盟委員會為二氧化碳減排設定了目標:到 2025 年減少 15%,到 2030 年減少 55% 的新乘用車。到 2035 年目標是實現 100% 零排放汽車。
政策方向成關鍵
歐洲電動車電池市場在2024至2029年間將持續成長,年度成長率介於17.9%至21.6%,整體期間的複合年均成長率為19.7%。儘管增速略低於整體市場,仍為第三快成長的區域。
市場規模將自2024年的188億2,260萬美元擴大至2029年的462億4,380萬美元,並在此期間貢獻全球市場增量的36.4%。歐洲在2024年為全球第二大市場,預計至2029年將維持此排名。
T&E預測若歐盟維持2035年禁售燃油車目標,並推動本地EV產業政策,汽車價值鏈對歐洲經濟的貢獻將於2035年成長11%。儘管部分傳統汽車製造業職缺可能流失,但可透過電池與充電產業的新增就業加以彌補。
報告指出到 2030年電池生產可創造 10萬個職位,2035年充電基礎建設則有望帶來 12萬個新工作機會。反之若削弱政策目標並缺乏全面產業規劃,將使汽車產業對歐洲經濟的貢獻到 2035年減少 900億歐元(約1,05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