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印度軍售擴張:低價武器+軍事外交,搶佔俄羅斯市場軍工缺口

2025年04月17日 18:3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1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印度悄然崛起為全球軍火市場的新興強權,透過國營資金支持價格優勢與主動軍事外交佈局,加速推進國防工業國際化,企圖重塑軍火出口的地緣政治格局。

總理莫迪主導的國防出口轉型政策,從榴彈砲、飛彈、直升機到艦艇全線出擊,並鎖定拉丁美洲非洲與東南亞等傳統俄系軍火買家

軍火出口雙管齊下

為支援軍售擴張,印度政府全面啟動國營EXIM銀行的軍購融資機能,允許該行對高政治風險與信用風險國家提供低利長期貸款

EXIM於2023-24年放款總額已達183億美元,並積極拓展包括巴西在內的新興市場金融據點。

德里政府亦宣布,至2026年前將新增至少20位國防武官派駐至非洲、南美與東南亞地區,包括阿根廷、摩洛哥與柬埔寨等國,作為主動軍火推廣的前線人員

這些武官除負責當地軍備需求分析,更將直接促成洽談與展示,顯示印度在軍火輸出策略上已轉向全面主動出擊。

高性價比戰略武器

印度目前每發155毫米火砲彈藥的生產成本僅300至400美元相比歐洲製品超過3,000美元的價格極具吸引力;本土製榴彈砲也僅約300萬美元為歐洲版本的一半

這種極具吸引力的價格結構,讓許多預算有限或急需補貨的國家轉向印度軍火供應。

印度生產體系可同時吸收俄式與美式軍火技術,對於使用俄製武器系統的國家而言,具備天然的優勢。

例如亞美尼亞過去完全依賴俄羅斯軍火,卻在2022至2024年間有超過43%進口武器來自印度,顯示後者正逐步侵蝕俄系市場。

印度搶進武器市場

不滿於低價彈藥市場的領先地位,印度正積極推進高端武器外銷。與巴西洽談中的Akash地對空飛彈與軍艦製造案,正是這項轉型的指標性案例。

Bharat Electronics已於2024年在聖保羅設立行銷辦公室,EXIM亦同步提供金融支持,展現系統性進軍拉美市場的企圖心。

2023-24年度,印度國防產值已達148億美元較2020年增長62%。政府更訂下2029年軍火出口達60億美元的目標較十年前的2.3億美元呈數倍成長

印度正以融資有保障、價格最實惠等競爭力,成為全球中小型軍購市場的新支柱,並正式挑戰法國、中國等軍火強國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軍事
軍工
印度
俄羅斯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