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夏季天然氣價格飆高竟比冬季還貴?義大利啟動儲氣「補價差」政策破解市場僵局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4月8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面對天然氣庫存偏低與歐盟政策壓力,義大利政府在本月起實施了一項針對市場業者的儲氣激勵機制,目的是為了提升國內儲氣水準,保障即將到來的冬季能源供應。

當前情勢:庫存僅42%,距離歐盟門檻差距大

今年冬天結束後,義大利的天然氣儲存量僅達總容量的42%,遠低於歐盟所建議的基準線。

歐洲委員會早已規定,各會員國應在11月1日前將儲氣量補足至90%,以確保寒冷季節不會因天然氣短缺而引發能源危機。

然而,當前市場卻出現了一個異常現象:夏季天然氣價格反而高於冬季合約價格。這種「價格倒掛」現象,打破了過往天然氣「冬高夏低」的季節性定價邏輯,也讓業者失去在夏天注氣的經濟誘因。

價格倒掛的原因:市場與氣候多重因素交織

造成價格倒掛的原因包含多重因素。首先,全球天然氣供應仍不穩定,尤其在俄羅斯供氣持續緊縮的情況下,歐洲對美國與中東的LNG需求提高,使得即期市場價格被推升。

其次,歐盟各國同時搶購天然氣以備儲氣,也讓夏季市場出現需求集中、價格反向走高的情況。

此外,今年部分地區出現異常高溫,空調用電推升發電燃氣需求,也是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最後,由於冬季合約價格多在幾個月甚至一年前就已鎖定,因此與當前即時市場走勢出現時間落差,導致倒掛現象發生。

政府因應措施:補貼價差鼓勵業者注氣

為了打破這個市場障礙,義大利推出了一項由國家補貼的激勵機制。

根據天然氣輸送營運商Snam及能源管理局ARERA的說明,政府將對注入天然氣至儲氣設施的業者補貼「夏季與冬季價格之間的負價差」,

也就是說,如果夏季購氣價格高於冬季合約,這部分差額將由政府承擔。這項補貼金額會在每次儲氣容量拍賣前公布,直到儲氣水準達90%為止。
Snam估計,義大利仍需注入約94億立方公尺的天然氣才能達成歐盟要求。

市場反應與價格走勢:激勵政策能否趕上修正?

雖然這項措施對提升儲氣進度有即時效果,但其成本目前仍未明朗。而在中國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激起全球經濟放緩的憂慮後,能源市場同步下跌。

儲氣與成本:是否真能讓能源變便宜?

當儲氣操作得宜,例如在價格相對較低的季節或時段進行注氣,可以有效減少冬季高價採購的壓力,有助於降低整體能源支出,也讓政府和企業在市場波動時保有更多談判與調度空間。

此外,較高的儲氣水準也能穩定消費者價格、減緩通膨壓力。然而,若儲氣行為發生在價格高企、甚至出現倒掛的時期,反而可能產生短期虧損。

結語:儲氣政策是應急,也是戰略工具

總體來說,儲氣政策是一項兼具風險管理與市場干預的策略。義大利此舉的核心目的,不僅是為了應付當前價格問題,更是為了確保冬季能源安全,並在歐洲整體能源轉型與自主化過程中,維持一個穩定且可控的供應基礎。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能源
LNG
油氣產業
液化天然氣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