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er
優分析.2025.02.05

AMD(超微)的財報表現、AI晶片市場競爭,以及該公司在與輝達(Nvidia)的競爭中所面臨的挑戰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2025年2月5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晶片大廠超微(AMD-US)最新財報未能打動投資人,儘管其季度業績與營收展望優於市場預期,但在人工智慧(AI)晶片市場仍難以撼動輝達(Nvidia.O)的主導地位,導致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8.8%。

AI晶片業務未達預期,股價應聲下挫

超微在2024年第四季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達39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41.5億美元。該業務涵蓋超微的AI晶片產品線,是衡量其AI業務表現的重要指標。2024年全年,超微的AI晶片營收超過50億美元,雖然展現成長,但仍無法匹敵輝達。

執行長蘇姿丰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當季數據中心業務的營收將較上一季下降約7%,與整體營收下滑趨勢一致。不過,她並未提供明確的AI晶片業務展望,但樂觀預期未來幾年將達到"數百億美元"的規模。

Summit Insight策略分析師Kinngai Chan評論指出:「超微的AI GPU 業務可能未達投資人預期。我們認為輝達在AI GPU的性能與價值方面,仍持續拉大與超微的差距。」

面對競爭壓力,超微積極推動客製化AI晶片

隨著微軟(MSFT-US)和Meta(META-US)等科技巨頭積極投入自研AI晶片,市場對於超微在AI基礎設施競爭中的實力存疑。與輝達和超微提供標準化晶片不同,Marvell(MRVL-US)與Broadcom(AVGO-US)則協助企業設計客製化晶片,並與多家雲端運算公司簽訂合約。

蘇姿丰強調,超微正積極與客戶合作,開發客製化AI晶片,以迎戰Broadcom與Marvell的競爭。路透社去年曾報導,輝達也進軍該領域,顯示AI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我們與多家客戶展開客製化晶片的討論,他們希望在我們的基礎技術上進行創新,」蘇姿丰表示。

然而,輝達依然掌握近80%的AI晶片市場份額,其專有的CUDA軟體生態系成為重要壁壘。由於CUDA語言的程式碼難以直接移植至超微硬體,客戶若要轉換供應商,將面臨額外高昂的成本。

PC需求回溫,帶動整體營收展望優於預期

儘管AI晶片業務面臨挑戰,超微對整體營收的展望仍優於市場預測。公司預計第一季營收約71億美元(上下浮動3億美元),高於市場分析師預估的69.9億美元。

此外,超微身為全球個人電腦(PC)晶片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也受惠於PC市場需求回升。隨著消費者與企業尋求能支援生成式AI應用的新一代PC,超微預計將迎來一波換機潮。

在財報表現上,扣除股票薪酬等調整項目後,超微第四季每股盈餘為1.09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08美元。該季營收年增24%至76.6億美元,同樣優於市場預期的75.3億美元。

 


更多付費訂閱內容,請詳見「產業輕鬆讀」專欄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AI
AI伺服器
AI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