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川普再提對藥品徵收關稅,美國製藥業面臨哪些挑戰?

2025年04月10日 13:55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10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再次強調要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雖然之前藥品都因為關乎病患安全而沒被列入貿易爭端,但他最近已對來自中國的藥品原料及相關供應品徵收關稅,並點名歐洲的藥品製造是他要處理的問題。他還說,關稅可能會高達25%或更高,而且很快就會宣布。不過令人疑惑的是,他隔天又說會暫時降低對多國的新關稅,但對中國會繼續加重,引起市場大反應,美國股市也因此大漲。

關稅對藥品產業帶來的影響

業界高層與藥價專家警告,關稅可能導致平價學名藥(如抗生素)短缺,因為製造商無法負擔額外成本而選擇停產

同時,關稅也會壓縮高價品牌藥和生技藥的利潤,讓藥廠沒那麼多資金投入新藥研發

為何川普針對藥品產業出手?

川普主張,美國主要藥廠如禮來(Eli Lilly)、嬌生(Johnson & Johnson)與輝瑞(Pfizer)應將更多藥品生產轉移回美國,以減少對外國的依賴並提升稅收。

很多品牌藥的部分製造是在歐洲進行,像是愛爾蘭因為企業稅低,成為熱門的藥品原料生產基地,包含禮來的減重注射劑Zepbound和默克(Merck)的癌症免疫療法Keytruda都在那裡生產。川普也批評美國藥廠為了節稅,常把智慧財產權登記在愛爾蘭。

另外,川普提到,美國目前自產抗生素的數量不足,而這類藥品多來自中國與印度。

川普表示:「其他國家很聰明,他們規定不能賣超過88美元,不然產品就不能上市,藥廠就聽從他們的。」相較之下,美國的藥品價格普遍偏高,因為不像英國、德國等國家由國家系統統一採購,而是由私人部門與政府合作的健康保險計畫進行價格談判。

製藥產業如何回應潛在的關稅威脅?

根據消息來源指出,藥廠正在遊說川普,爭取分階段實施藥品進口關稅,以降低影響並爭取轉移生產所需的時間。包括禮來在內的多家藥廠,自川普上任以來已宣布將增加在美國的製造投資。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與其他藥廠亦表達持續提升美國市場供應比重的意願。

美國藥品研究及製造商協會(PhrMA)表示,在美國興建一座新藥品製造廠需耗資高達20億美元,並可能需要5-10年才能正式運作,還需符合一系列的法規要求。因此業界普遍反對立即徵收關稅,強調轉型期的重要性。

此外,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採取緊急措施,如提前自歐洲空運更多藥品至美國以建立庫存,以防關稅政策突然生效。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生技醫療
製藥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