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25年電力報告指出,電力需求強勁,預示著新電力時代的到來。

圖片來源:IE

全球電力消耗預計將以多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原因來自於工業生產的增長、空調使用量的增加、電氣化加速以及全球數據中心的擴張。 2024 年全球電力需求成長 4.3%,預計到 2027 年將繼續以接近 4% 的速度成長。這相當於每年為世界增加一個日本以上的電力消耗。與 2023 年 2.5% 的增幅相比,這也是一次大幅加速。

中國的電氣化進程迅速,電力在最終能源消耗的比例(28%)遠高於美國(22%)或歐盟(21%)

2024年全球電力需求成長的一半以上來自中國,2024年中國電力需求成長率為7%,與前一年持平預計到 2027 年,中國的電力需求每年平均成長率將達到 6% 自2020年以來,中國的電力消耗成長速度一直快於經濟成長速度,凸顯了各產業電氣化進程的速度。在 2022-2024 年的三年期間,工業佔電力需求成長的近 50%,商業和住宅部門合計佔 40%。工業部門的電力密集度進一步提高,需求成長的三分之一來自太陽能光電模組、電池和電動車的製造。到 2024 年,這些工業部門每年消耗的電力將超過 300 TWh——相當於義大利一年的用電量。IEA認為,工業部門將繼續佔中國需求成長的最大份額。同時,空調保有量上升、電動車充電需求成長以及資料中心和5G網路的擴張仍將在未來三年中國電力消費成長中發揮重要作用,下圖為中國電力需求變化驅動因素。




Industry(產業用電)產業生產活動持續擴張、技術升級或新興產業崛起,帶動大量的用電需求增長;More cooling(冷氣設備增加)冷氣機普及率與需求量持續提升,特別是在氣候逐漸變暖的趨勢下,商業與住宅空調負載顯著增加;Data centres and networks(數據中心與網路)資料儲存、雲端運算、5G 與網路基礎設施等快速發展,導致資料中心的耗電量大幅提高;Rest of buildings(其他建築用電)辦公大樓、商業空間及住宅建築的電氣設備、照明與各種系統持續成長,進一步推升用電量;EV charging(電動車充電)電動車保有量快速增加,公用及私人充電樁需求攀升,形成新的用電負載。


已開發經濟體的電力需求再次上升,逆轉了過去 15 年的趨勢

雖然2024年已開發經濟體整體的電力消耗與2021年相比幾乎沒有變化,但預計在2025-2027年期間,它們將佔全球需求成長的15%。許多已開發經濟體(如澳洲、加拿大、歐盟、日本、韓國和美國)的電力消耗預計將在 2024 年後繼續上升至 2027 年。已開發經濟體的這種動態反映了所有終端使用領域效率的提高,最明顯的是照明和家電領域,以及過去幾十年來重工業的重組和遷移。如今,已開發經濟體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再次隨著經濟成長而大幅上升,一反過去15年的趨勢。這是由於電動車、空調、資料中心和熱泵等終端使用技術的部署所帶來的消費增加所致。

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力消費國,其電力需求在2024年出現反彈,成長2%,創下新高。此前,由於天氣溫和和製造業活動減弱,2023 年的銷售額曾下降了 1.8%。 IEA預計2025-2027年期間美國電力需求將以年均2%的速度成長,相當於未來三年加州的電力總需求總和。這比IEA在 2024 年 1 月的預測有所上調,主要是由於資料中心部門的消費量增加。我們預測,電力需求成長的其他重要貢獻者是家庭、電動車和工業部門,特別是半導體製造商等大型新消費者。

歐盟的電力需求正在從近年來影響該地區的經濟放緩中復甦,但預計要到 2027 年才能恢復到 2021 年的水平。 2024 年 1.4% 的溫和成長主要得益於住宅和商業部門的推動,主要是熱泵和電動車的使用增加以及資料中心的需求增加。相較之下,工業用電量保持相對平穩,2022 年和 2023 年均下降了 6% 左右。 2024年歐盟能源密集產業的電價遠低於2022年的歷史高點,略低於2023年。

到2027年,大部分額外的電力需求將來自新興經濟體,預計這些經濟體將佔整體成長的85%,比如,未來三年印度的電力需求每年平均成長率將達到 6.3%,高於 2015 年至 2024 5% 的平均成長率。

 

預計未來三年再生能源和核能發電量將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滿足全球所有額外的電力需求

IEA預測期,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將滿足約 95% 的電力需求成長。預計到 2025 年,再生能源將超過煤炭,提供全球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再生能源預計將滿足已開發經濟體的需求成長,從而減少化石燃料發電。在中國,再生能源的快速擴張預計將滿足約90%的新增電力需求。

到 2027 年,隨著太陽能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其供應的電力將占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一半,較 2024 年的 40% 進一步提升。太陽能發電在全球迅速發展,不僅在新興市場創下新高,已開發國家也屢創紀錄。2024 年,歐盟的太陽能發電量將首次超越燃煤發電,佔整體發電結構的比重將超過 10%。與此同時,風力發電也在穩步成長,預計 2025 至 2027 年間,風能將滿足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新增電力需求。

 

天氣對電力系統的影響日益加劇,凸顯了加強電力安全的重要性

2024 年,風暴、乾旱和熱浪等極端天氣事件導致大面積停電。 2024年大西洋颶風特別頻繁,夏季影響了美國許多州和加勒比地區國家,造成了大面積破壞和電力供應中斷。澳洲維多利亞州也因風暴損壞輸電基礎設施而遭受嚴重停電。同時,乾旱導致水力發電量減少,對全球電力系統造成壓力,厄瓜多和哥倫比亞受到厄爾尼諾天氣的嚴重影響。由於熱浪來襲和水力發電量下降,墨西哥在電力需求增加期間面臨供應緊張的問題。此類事件凸顯了提高抵禦極端天氣對電力系統影響的能力的必要性。

擁有足夠的可調度容量和存儲,以及需求面響應和互連等其他靈活性選項,對於增強電力安全至關重要。隨著電力供應和需求越來越依賴天氣,受天氣影響的電力供應暫時減少可能會對電力系統造成巨大壓力。如果此類事件與極端天氣(例如冬季風暴或強烈熱浪)以及燃料供應中斷或發電廠停電造成的電力需求增加同時發生,則尤其如此。在規劃資源充足性以可靠地滿足電力需求和可用供應時,考慮天氣事件的不可預測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