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屢創新高,但 11 月進入高檔震盪,展望後市布局,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暨主動復華未來 50(00991A-TW) 經理人呂宏宇表示,AI 將是未來數年最核心的投資主軸,台灣產業鏈具備明顯優勢,企業獲利可望持續上修,台股評價仍不算貴,在國際市場中具有比價效應優勢。他直言,未來基金、ETF 不再只是看「含積量」,而是看「含 AI 量」,台廠都已經開始陸續公布 AI 營收占比,同時點出 7 大供應鏈的受惠機會。
呂宏宇表示,展望明年、甚至是後年,AI 仍是最關鍵的長期趨勢,目前多數企業與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AI 的比例仍不高,意味著 AI 應用仍處於初期階段,市場成長空間極大。
他認為,未來投資市場的新語言將不再只是含「積」量 (台積電比重),而是「AI 」含量有多高,現在許多企業已開始揭露 AI 相關營收占比,顯示 AI 滲透率成為衡量企業未來競爭力的新指標,預期基金、ETF 產品也將出現類似的趨勢。
從總經面來觀察,美國已重啟降息循環,儘管節奏快慢不一,但方向明確。對台灣來說,AI 最注重的「運算」與「儲存」,正是台灣在 2000 年代建立的半導體優勢領域,再加上美中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讓台灣受惠程度愈發顯著。
他進一步指出,台灣企業獲利展望已明顯上修,以評價面來觀察,台股並不算昂貴,雖然台積電權重高達四成,但相較美國科技巨頭仍屬便宜,「若台積電本益比能追上國際巨頭的七、八成,台股仍有上行空間。」
在 AI 應用層面,他以近期爆紅的影片生成工具「Sora II」為例,指出生成式 AI 從圖像走向影片,對運算、儲存與傳輸的需求爆發,已推升全球記憶體供應鏈緊張。未來隨著 AI 應用擴展,整體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
呂宏宇表示,台股行情修正反而提供逢低布局進場點,建議可偏多操作,跟隨最大成長趨勢走,投資人可聚焦成長性及產業能見度較佳的 AI 供應鏈,包括先進封測、ODM、散熱、PCB、電源、機構、高速傳輸等,此外,記憶體產業因 AI 發展迎轉機題材。
今年是主動式 ETF 元年,多檔台股主題吸引投資人關注,帶動整體規模及受益人數持續成長,復華投信也將加入戰局,推出自家首檔主動式台股 ETF-主動復華未來 50(00991A-TW),透過聚焦個股長期基本面,並從勝率更好的市值前 150 大股票中主動選股,挖掘台股未來 50 新霸主,預計於 12 月 3 日至 5 日繳款募集。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的個股、基金、期貨商品內容僅供參考,並非投資建議,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