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縮壓力緩解 10月CPI轉正、PPI跌勢趨緩

2025年11月09日 22: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中國通縮壓力緩解 10月CPI轉正、PPI跌勢趨緩
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2025年11月0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中國10月物價數據顯示通縮壓力略有緩解。國家統計局昨(10)日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終止連續四個月負成長,優於市場預期的零增長;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跌幅收斂至-2.1%,為三年來最小跌幅,顯示內需回溫與價格戰放緩正逐步改善企業獲利環境。

CPI回升至年內高點 節慶消費與政策效果顯現

統計局指出,10月CPI月增0.2%,主要受到「十一」國慶與中秋假期帶動餐飲、旅遊及零售消費回升。非食品價格回升明顯,抵銷了食品價格年減2.9%的拖累。整體而言,10月CPI為今年1月以來最高,也是6月後首度轉正。

國家統計局表示:「擴內需政策逐步發力,加上節慶效應推升短期需求,居民消費活動明顯增強。」

PPI跌幅收斂 工業獲利改善但供給壓力猶存

在生產端,PPI年減2.1%,跌幅略低於市場預估的2.2%,月增0.1%,為連續三年負成長後的首度回升。受惠於原材料成本下降與內需回溫,9月全國工業利潤年增超過21%,製造業價格戰現象略有緩解。

不過,地方政府依賴稅收維持財政收入,仍有誘因推動企業增產以維持稅源,導致產能過剩與價格壓力難以根除。「若稅制不調整、需求未持續擴張,價格戰恐再度惡化,壓抑企業獲利。」分析人士指出。

外需疲弱 出口連七月雙位數下滑

在外貿方面,出口表現持續承壓。10月出口年減6.4%,對美出口更大幅下降25%,連七個月呈雙位數下滑。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亦降至六個月新低,生產、新訂單、庫存及就業分項指數全數收縮,顯示工業活動仍疲弱。

中美緊張降溫 政策聚焦「擴內需」

不過,市場對外部環境仍抱持謹慎樂觀。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底於南韓會晤,達成貿易休兵協議,緩和市場對全面貿易戰的憂慮。北京方面則在10月底的中央經濟會議上強調,「必須大力提振消費」,並提出「擴大內需、促進有效投資」為未來五年經濟工作的主軸。

總之,10月數據顯示內需回升帶動短期通膨修復,但結構性問題並未改善。中國經濟當前呈現『內溫外冷』格局,若沒有稅制與地方財政改革,內需難以長期支撐通膨回升。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