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火星與月球並行不是夢?NASA 新局長 Isaacman 提出雙軌太空探索藍圖

2025年04月11日 10:5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unsplash

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川普再次將太空政策推上政治核心,其提名的NASA新任局長人選 Jared Isaacman 也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

這位42歲的億萬富豪、Shift4 Payments (FOUR-N)執行長與曾搭乘SpaceX太空船兩度進入太空的私人航天人。Isaacman的提名也象徵NASA正在從「國家研發機構」轉型為「商業化太空任務整合平台」。

商業太空與國家任務如何兼容?

在參議員Ted Cruz等國會成員極力主張「月球優先」的立場下,Isaacman以中間路線回應,認為「不需二選一」,NASA應同時推進Artemis登月與火星探索任務

他肯定由波音打造的SLS(Space Launch System)火箭與洛克希德馬丁製作的 Orion 太空艙作為「現階段最快執行方案」,但也直言其成本高昂、不具長期頻繁往返太空之效率,未來仍需新一代方案接替。

國會對SLS龐大預算的支持需求,又保留為商業火箭模式開啟後門,反映出Isaacman作為「商業航太中立者」的政治技巧。

將Artemis 2任務視為NASA目前最重要的階段性里程碑,表態支持該計畫如期於2026年前完成繞月任務,為後續登月鋪路

民間航太崛起推動NASA轉型

在NASA現行的合作架構下,SpaceX目前持有價值約150億美元的合約,涵蓋火箭載人服務與月球著陸器開發,預計在2030年協助NASA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Isaacman的領導若正式上任,將大幅強化商業航太的地位,也加速NASA由「主導研發者」轉為「需求規劃者」的角色。

這樣的模式雖具效率與創新性,但也對既有的國防航太巨頭造成壓力。波音 (BA-N)與洛克希德馬丁 (LMT-N)等公司長期依賴政府穩定的研發與製造合約,若商業模式快速滲透NASA內部,將改寫這些企業在太空任務中的角色定位。

ISS去留成爭議焦點

針對國際太空站(ISS)的未來命運,Isaacman也在聽證會中明確表達反對提前除役的立場。他認為應持續維持至2030年再逐步交棒給私人空間站

然而Elon Musk先前則呼籲應在2027年前除役ISS以專注於火星任務,這一主張也激怒了長期支持NASA傳統任務的參議員Ted Cruz。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NASA
SpaceX
太空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