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龔明鑫今(8)日上午在出席立法院聯席會議前接受媒體聯訪,針對台灣政府如何支持半導體產業的全球擴展,特別是台積電 (2330-TW)(TSM-US) 的海外投資策略進行詳細說明。他強調,政府的決策發展一貫秉持總統的施政承諾,即「立足台灣,行銷世界」,即使台積電規劃在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地設廠,最先進的製程與最大的生產量仍保留在台灣,並駁斥外界關於先進製程產能大幅外移的傳聞。
龔明鑫首先說明,台灣政府支持企業全球佈局的原則非常清楚:只要能夠獲利,且有助於國家產業發展和安全,政府都將予以鼓勵和協助。這項政策延續了過去成功的「台商回台」及「投資台灣三大方案」,這些方案已吸引了近新台幣三兆元的投資,而台灣半導體、特別是台積電在島內的投資規劃依然相當可觀。
「現在正是佈局全球的時機。」龔明鑫指出,台積電等企業本來就有在美國、德國、日本投資的規劃。政府的角色是提供支援,包括行政上的協助,以及在金融上的可行協助。這類協助涵蓋了與海外政府的溝通,為企業爭取當地在生活便利、交通、甚至租稅優惠或補貼上的有利條件。
針對外界盛傳的「先進製程產能可能外移,甚至美國可能取得八成產能」等疑慮,龔明鑫直接駁斥「五五波」甚至更懸殊比例的傳聞。他以台積電的佈局為例說明:雖然台積電在美國的規劃引人注目,但其在台灣的佈局遠超海外。
龔明鑫透露,據他所了解,台積電目前在台灣已透露的規劃廠區數量,事實上已經超過十幾座,未來可能還會增加更多。因此,從量的角度來看,台灣將持續是台積電生產製造的最大基地。
龔明鑫強調,雖然美國對半導體發展有其期待,但台積電的母公司仍在台灣,主導權也依然是台積電。從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預期來看,台灣的廠區會是最賺錢的廠。
龔明鑫指出:「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還是會落腳在台灣,以量來講,最大的量還是會在台灣生產製造,因為台灣的廠還是會是最賺錢的廠。」這不僅確立了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也向國際證明,技術的領先性與規模化的最大生產量將持續深耕於台灣本土。
政府對台積電海外投資的態度,龔明鑫表示,由於這是產業基於訂單佈局的需要,政府將全力支持。除了行政協助外,若有需要,政府也將提供金融上的協助。這項支持是為了讓台積電在立足台灣的同時,能更順暢地在全球市場擴展其影響力,同時將獲利與技術主導權帶回台灣,持續鞏固台灣作為全球半導體領導核心的地位。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