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2024 年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預計將達到 416 億公噸,這比 2023 年的 406 億公噸 更高,刷新了歷史紀錄。
近期,在亞塞拜然舉行的 COP29 氣候峰會上,最新的消息顯示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攀升,進一步偏離了國際社會避免更極端氣候變化的路徑。且由於排放量持續增加,實現 《巴黎協定》 所設定的目標變得愈加困難。
主要排放來源
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目前仍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預計 2024 年此類排放將達 374 億公噸,相較於 2023 年增長 0.8%。
這部分排放占總排放量的 90%,顯示全球對於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賴仍未減少。
除了化石燃料,土地利用變化(如森林砍伐和森林火災)也是排放增長的原因之一。2024 年,土地利用相關的排放量預計達到 42 億公噸,較去年增長 13.5%。
其中,亞馬遜雨林因乾旱而引發大規模森林火災,是導致排放量激增的主要原因。這反映了氣候變化與森林生態系統之間的惡性循環:氣候變暖引發乾旱,導致更多森林火災,進一步加劇全球排放。
氣候變化目標面臨挑戰
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化石燃料排放量將在 2024 年達到峰值。若全球未能立即採取大幅削減排放的行動,將難以避免超過 1.5°C 的升溫目標。
《巴黎協定》 於 2015 年簽訂,旨在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 1.5°C 以內,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嚴重影響。然而,根據目前的排放趨勢,達成這一目標所需的減排行動並未能如期推進,這也引發了科學家對於全球氣候政策的擔憂。
全球排放增長的趨勢呈現區域性差異: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及消費國,2024 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減少 0.6%。這主要歸因於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的提升,以及電動車的普及。
歐盟:預計排放量將下降 3.8%,反映出該地區在推動能源轉型和減少化石燃料依賴上的進展。
印度:隨著經濟增長帶動電力需求,印度的排放量預計增加 4.6%,顯示出新興市場在經濟發展與減排之間的矛盾。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排放國,中國的排放量預計將小幅上升 0.2%。然而,中國的石油使用排放量可能已經達到峰值,這與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成長有關。
此外,國際航空和航運 的排放量在 2024 年預計將增長 7.8%。隨著全球航空需求在 COVID-19 疫情後逐步恢復,這兩個行業成為二氧化碳排放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
特別是航空業,由於旅遊和商務活動的回暖,其排放量將迅速反彈。
未來展望:急需更多行動以實現氣候目標
全球排放量居高不下,主要源於化石燃料的使用。未來應加快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如太陽能和風能,並投資 儲能技術,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逐步淘汰煤炭發電。
而氣候會議上各國對責任分擔存在分歧,未來需透過公平透明的機制推動國際合作。但光靠現有技術難以達成碳中和目標,各國應加大對碳捕獲技術、 氫能和電動車的投資,推動創新技術普及,降低長期排放。
此外,隨著極端氣候事件增加,各國需提升氣候適應基礎設施,改善水資源管理、 森林保護和災害應對計畫,減少氣候變化對經濟和生態的影響。
2024 年排放數據顯示全球行動仍不足,未來各國需加速能源轉型、加強合作並投資創新技術,以達成 1.5°C 溫控目標,避免氣候危機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