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崛起歐洲市場 比亞迪上半年登記量激增311% 市占直逼賓士

2025年08月03日 00:2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比亞迪Dolphin Surf電動車於柏林發表展示。圖片來源:Reuters/TPG

根據顧問公司 JATO Dynamics 的最新數據,在包含英國的28個歐洲國家中,2025年上半年中國品牌新車註冊量占比達5.1%,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逼近老牌豪華車廠賓士(Mercedes)同期的5.2%。

其中,比亞迪(BYD)表現最為亮眼。今年上半年在歐洲市場登記達70,500輛電動與油電混合車,年增率高達311%。6月單月更一舉躍升為歐洲第十大電動車品牌,超越美國車廠福特(Ford)。從德國高速公路到英國與瑞典的街頭,中國品牌如比亞迪、Xpeng、零跑(Leapmotor)、長城汽車(Great Wall Motor)與Polestar等車款已成常見身影。

十年前,中國車還常因安全測試表現不佳而被扣上「危險」標籤。如今情勢大翻轉。瑞中貿易理事會副主席Frederic Cho指出,瑞典主流汽車雜誌與媒體如今給予中國電動車極高評價。他表示,包括Xpeng、Nio、Zeekr與Polestar等品牌,已紛紛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開設概念店與旗艦店。他預估,未來五年內,中國品牌在瑞典電動車市場的市占率將達10%至15%。

在鄰國丹麥,變化同樣明顯。丹麥電動車協會主席Jorn Gronkjaer指出,2024年底中國品牌市占率為4.4%,今年6月已提升至5.5%。他表示,平價電動車對於讓中產與一般家庭進入電動車市場「至關重要」,尤其是比亞迪、Xpeng與MG等品牌。預估未來五年,中國品牌在丹麥市占可望攀升至20%。

在高所得的瑞士市場,中國車雖尚未大規模滲透,但也已展露頭角。瑞士電動車俱樂部主席Holger Wahl指出,比亞迪Dolphin Surf是首款引發瑞士媒體與年輕族群關注的中國車款。「這代年輕人從小用中國電子產品,對品牌接受度高,且購車預算有限」,Wahl分析道。儘管目前中國車市占仍低於1%,但預估到2030年可望升至3%。

儘管中國品牌來勢洶洶,歐洲車廠對自身實力仍具信心。Gronkjaer認為,Volkswagen ID、BMW i系列與Renault E-Tech等車款在丹麥街頭依然占據主流;而Wahl則預測,中國品牌將在低價位市場快速擴張,但高單價與豪華車級距仍將由歐洲品牌主導。

為進一步穩固歐洲市場,中國車廠也積極規避關稅風險。比亞迪原訂2025年於匈牙利塞格德展開量產計畫,但近期已推遲至2026年,並將部分產能轉往與歐盟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土耳其,以避開歐盟進口電動車的高額關稅限制。

從市場接受度、品牌形象到製造佈局,中國電動車正穩步跨入歐洲核心市場。這場新一輪電動車競爭,不僅改寫過去的品牌格局,也讓「中國製造」在歐洲道路上發出前所未有的聲音。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電動車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