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擬在台灣試產可摺疊iPhone 2026年印度量產上市

2025年09月18日 08:42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消息指出,蘋果(AAPL-US)已與供應商展開討論,計畫在台灣啟動可摺疊iPhone的試產線,並預計2026年於印度量產並上市。

消息人士指出,蘋果下一代iPhone產品線產量目標約為9,500萬支,較今年增加逾10%,而推出市場期待已久的可摺疊款式被視為達成目標的關鍵。據悉,蘋果希望借助台灣完整的供應鏈與工程資源,建立小型試產線,用於測試設備、調整製程與參數,之後再將製程移轉到印度進行量產。

事實上,蘋果早在2014年便獲得摺疊技術專利,但至今超過十年,摺疊手機市場仍由三星電子(005930-KQ)與中國華為主導。隨著多方消息交叉印證,包括《華爾街日報》與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的預測,蘋果計劃2026年秋季推出摺疊iPhone,售價可能落在2,000至2,500美元之間。

在本月稍早的年度發表會上,蘋果已推出升級版iPhone與更輕薄的iPhone Air,並在川普政府關稅壓力影響下,維持產品定價不變。

市場認為,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極可能成為蘋果折疊iPhone的獨家面板供應商,而韓國軟板製造商BH(090460-KQ)則有望拿下絕大部分相關FPCB訂單,近期股價已經開始反應潛在利多。

蘋果供應鏈廠商BH成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仁川,2007年登錄KOSDAQ,專注於FPCB製造,產品廣泛應用於高階IT裝置、數位產品,並近年拓展至車用電子、機器人與陶瓷半導體。公司在中國(2008年)及越南(2013年)設廠,積極推進全球化佈局。

另外,台灣FPCB龍頭臻鼎科技(4958-TW)也被看好受惠,因摺疊iPhone的軟板用量比傳統直板機型高出五成以上,市場滲透率提升將直接推升FPCB需求,進一步挹注營運成長。

軸承大廠新日興(3376-TW)同樣被券商點名為關鍵供應商。本土法人指出,首代摺疊iPhone雖然出貨量僅約1,000萬台,但新日興可望從中取得約70億至100億元的產值貢獻,推動2026年營收年增69%,EPS上看9.97元。

另一方面,J.P. Morgan指出,台積電(2330-TW)預計為摺疊iPhone導入晶圓級多晶片封裝(WMCM),在晶圓層級一次性打包多顆晶片,將帶動日本DISCO(6146-JP)對切割研磨耗材需求提升,而供應濕製程與塗佈清洗設備的Shibaura(6590-JP)也被視為潛在受惠股。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折疊手機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