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消息,航太分析師Richard Aboulafia指出:「波音的其他業務不太容易受到破壞性的影響,但太空業務?那是另一回事。」他認為,新上任的執行長Kelly Ortberg可能會進行財務分析並與NASA談判,以讓Starliner計劃繼續推進,儘管他不確定這是否是明智之舉。
「如果我是Kelly Ortberg的顧問,雖然我不是,我會說……對於太空業務,老闆,您可能要考慮出售它,」Aboulafia建議道。
2024年8月2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波音公司的Starliner太空艙再次成了焦點,但這次不是因為成功,而是因為「空載」返回地球。這一消息傳出後,波音的太空部門可謂是雪上加霜,也讓外界對其未來充滿了更多疑問和擔憂。
原本Starliner承載著NASA太空人Butch Wilmore和Suni Williams,計劃前往國際太空站(ISS),這應該是Starliner苦盡甘來的一刻。
然而,推進系統的突發故障讓這趟任務從預計的八天,硬生生延長到八個月,最終只能依靠馬斯克的SpaceX Crew Dragon太空艙將兩位太空人安全帶回地球。這對波音來說,無疑是一場不小的「公關災難」。
自2016年以來,波音在Starliner計劃上已經投入了16億美元,但回報卻是連連受挫。而Ortberg現在正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繼續為這個可能永遠無法盈利的項目燒錢,還是把重心轉回到波音更擅長的飛機製造上?
同時,波音在其他太空項目上也表現不佳,尤其是在作為NASA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的主要承包商時,頻頻延誤且預算超支,已經讓NASA感到不耐煩。
NASA管理員Bill Nelson依然對Starliner有信心,認為它會再次載人飛行,但這種信心能否長久還是未知數,畢竟SpaceX的Crew Dragon早在2020年就已經拿到認證,並且成功完成了多次載人任務。波音似乎總是被這位「太空競爭者」甩在後頭。
更糟糕的是,波音的技術團隊也在不斷流失,有不少人跳槽去了SpaceX和Jeff Bezos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再加上複雜的供應鏈問題,波音的太空業務可謂是麻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