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基礎建設成為新冷戰武器,從港口之爭看美中角力新戰場

2025年04月17日 18: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2025年4月17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全球供應鏈中,港口其實扮演著關鍵角色,是貨物流動的「咽喉」。而最近一樁由香港長江和記(CK Hutchison)出售全球43個港口的交易,卻悄悄點燃了一場金融、政治與地緣戰略的火藥桶。

從港口買賣說起:誰賣?誰買?為什麼?

2025年3月,美國投資巨頭貝萊德(BlackRock)領銜的財團宣布將以22.8億美元收購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在全球超過40個港口的控股權,橫跨23個國家,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戰略價值極高的巴拿馬港口營運權—巴爾博亞(Balboa) 和克里斯托瓦爾(Cristobal),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堪稱全球海運命脈。

此交易一旦完成,貝萊德將掌控全球約10.4%的貨櫃吞吐量,躍升為全球第三大港口營運商,並大幅擴張其「另類資產投資」版圖。

這次收購不僅讓貝萊德在全球港口物流產業的影響力大幅提升,也讓美國企業掌控更多全球貿易關鍵節點,進一步鞏固其在戰略基礎建設領域的主導地位。

買方結構洗牌:TIL 全資持有 41 港口,貝萊德僅掌控巴拿馬

起初,市場焦點聚焦於全球資產管理龍頭貝萊德(BlackRock)主導的收購計畫,但根據彭博社最新披露,最終接手大部分資產的將是義大利航運富豪 Gianluigi Aponte 家族旗下的 Terminal Investment Ltd(TIL)。

TIL 將成為43個港口中41個的唯一擁有者,大幅擴張其全球港口版圖。唯有戰略位置關鍵的巴拿馬港口(Balboa 與 Cristobal)例外,這兩個港口由貝萊德旗下的 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持有51%,TIL則持有49%。

這代表交易重心從「金融投資主導」轉向「實體航運集團整合」。此結構調整,一方面降低了貝萊德面對地緣政治壓力的風險,也讓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之一的 MSC(TIL母公司)實質掌控更多港口資源,展現出強烈的「航運垂直整合」企圖。

港口不只是港口,它正在成為新的戰略資產

此交易也牽動敏感的美中地緣政治對立,這次併購案卻受到總統川普盛讚,視為奪回港口控制權、牽制中國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美國企業接手巴拿馬運河兩端的主要港口,可能對拉美與亞洲的貿易格局帶來深遠影響,甚至讓中國企業的物流布局受到挑戰。如果美國政府進一步干預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中國可能不得不重新調整航運策略,減少對巴拿馬運河的依賴,甚至尋找替代貿易路線。

此外,巴拿馬政府接下來是否會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採取更嚴格的審查,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美國加大施壓,中國很可能會加強與其他拉美國家的合作,試圖分散風險,以確保其在該區域的貿易與投資不受影響。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海運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