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白熱化之際,吉利汽車控股公司(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重磅推出其最新混合動力技術「雷神 EM-i」,試圖憑藉技術創新改寫由比亞迪(BYD)領跑的市場格局。
這項技術不僅在燃油經濟性和續航能力上亮點頻出,還凸顯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格局方面的新動態。
雷神EM-i:動力猛、油耗低,這才是混動的未來
吉利汽車的「雷神EM-i超級電混」技術,標誌著其在混合動力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該技術以更高效的燃油經濟性和卓越的駕駛體驗為核心亮點,在多個層面展現了創新實力:
混動發動機的高效燃燒技術
雷神EM-i的混動發動機採用了「驭风火龙卷」燃燒系統,通過「鴨嘴」式大傾角氣道、Mask結構導氣和氣流仿形活塞頂等設計,有效提升了燃燒效率。
● 這些改進使其發動機的最高熱效率達到 46.5%,略高於競爭對手的 46.06%。
● 改良的 EGR 廢氣再循環系統也顯著提高了暖機效率,進一步降低油耗。
高度集成的混動電驅系統
雷神EM-i採用11合1的E-DHT混動電驅系統,整合雙電機、碳化硅無級升壓模組和多項智能控制技術:
● 減輕了系統重量,同時提升了功率密度和傳動效率(最高達 98.8%)。
● 碳化硅升壓模組將 P3 電機的最大功率提升至 160kW,即使電量不足,也能提供穩定的動力輸出,帶來更平順的駕駛體驗。
智能化的混動系統控制
此外,雷神EM-i融入了AI技術,依托吉利的天地雲一體化智能網和星睿智算中心:
● 實現智慧能量管理、智慧運動控制和智慧雲診斷功能。
● 系統根據路況和駕駛行為進行即時調整,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時提供智能化故障診斷。
冗餘安全設計
為了進一步提升穩定性和安全性,雷神EM-i採用了冗餘設計,確保動力系統的核心部件互為備份:
● 即使一個部件失效,整車仍能保持運行。
● 高環測試中,在電量不足的情況下,車輛以 155公里/小時的速度連續行駛 2小時,性能表現穩定。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全球化佈局+強悍技術,吉利野心真不小!
(圖片來源:吉利汽車)
在討論技術細節與數據對比後,我們還需要關注技術應用的實際情境,尤其是其對市場需求的適配性與消費者的實際體驗如何影響競爭格局。以下是雷神 EM-i 技術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分析:
技術數據優勢
● 雷神 EM-i 系統的百公里油耗僅為 2.62升,綜合續航里程達到 2,390.5公里,明顯優於比亞迪的 2.9升油耗 和 2,100公里續航。
● 此數據顯示吉利在混動技術細分領域的明顯競爭優勢。
駕駛體驗的重要性
● 消費者的真實駕駛體驗往往決定技術能否贏得廣泛認可。
● 測試結果顯示,首款搭載雷神系統的 SUV 車型「銀河星艦7」(Galaxy Starship 7)在實際道路上的百公里油耗為 3升,稍高於官方實驗室數據,但相較於市場標準,仍具備不錯的競爭力。
應用靈活性與全球化合作
● 吉利強調雷神技術的靈活適配性,計劃將其應用於 Renault、Volvo 和 Lotus 等品牌車型。
● 這種策略不僅拓展了技術的應用範圍,也展現了吉利在全球化戰略中的深化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雷神 EM-i 系統展現了燃油經濟性和續航能力的優勢,但未來能否獲得市場認可,還需要綜合考量其性價比、駕駛性能以及品牌影響力等因素。這些挑戰也將成為吉利實現技術突破後,下一階段的重要關注點。
新能源混戰:比亞迪穩坐龍頭,吉利能否靠「雷神」逆襲?
比亞迪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龍頭,其地位來自於完整的技術鏈條和龐大的市場份額。2023年前三季度,比亞迪以34.6%的市佔率穩居第一,吉利則僅佔7.4%,特斯拉排名第三,占6.5%。
特別是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領域,比亞迪憑藉完整的產品矩陣和強勁的銷量增長(同比提升76%,達68.6萬輛),牢牢掌控市場主導權。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吉利正試圖通過技術創新逐步縮小與比亞迪的差距。雷神技術的推出正是其在混合動力細分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這項技術的優勢不僅體現在數據上,也反映出吉利對市場需求的靈敏反應。然而,數據優勢能否轉化為市場成功,仍需考驗。吉利在短期內仍面臨多重挑戰:
● 技術佈局差距: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的整體佈局更為全面,擁有從電池生產到整車製造的完整垂直整合模式,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並提升效率,這對吉利構成顯著壓力。
● 品牌認可度不足:雖然雷神技術具備技術亮點,但如何轉化為市場口碑仍是吉利需要突破的關鍵,相較於比亞迪的市場領導者地位,吉利的品牌信任與消費者認可尚需時間鞏固。
儘管如此,吉利的策略更偏向於成本優化和技術精進,相比比亞迪強調的「電池與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吉利或能通過其燃油經濟性優勢吸引對價格和油耗更敏感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