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鴻海(2317-TW)週三表示,AI相關需求將成為2026年公司最重要的成長動能,對明年AI市場「極度樂觀」,並預告將於下週在台北舉行的技術日活動上,宣布一項與ChatGPT開發商OpenAI相關的合作計畫。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會上指出:「從目前觀察到的市場趨勢來看,我對明年的AI市場非常樂觀。」他強調,AI在明年的重要性將「大幅提升」,但公司仍會密切關注地緣政治與匯率波動等潛在風險。
AI伺服器需求超越手機 連兩季營收佔比最高
鴻海是輝達Nvidia最大的AI伺服器代工夥伴,同時也是蘋果Apple的主要iPhone組裝商。近年受惠雲端運算與AI資料中心投資潮,包括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大型科技企業,都加速擴充AI基礎設施,帶動鴻海伺服器事業快速成長。
公司表示,第三季雲端與網通事業(包含AI伺服器)營收再度超越智慧消費性電子產品(如iPhone)部門,已連續兩季成為營收占比最高的事業群。
鴻海並預期,第四季營收將呈現顯著的年增率,AI伺服器業務將延續季增趨勢;全年營收將依照8月所給出的預測維持「顯著成長」目標,惟公司未提供具體數字預估。

第三季獲利優於市場預期
2025年第三季(7月至9月),鴻海淨利達576.7億新台幣,年增17%,明顯高於LSEG統計的市場預期504億新台幣。公司指出,獲利主要受AI伺服器訂單強勁帶動。
鴻海上個月也公布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反映AI相關產品需求強勁。法人指出,公司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預期AI業務在2026年將成為主要營收支柱。
拓展電動車布局 資產調整持續
鴻海近年積極拓展電動車事業,視其為下一個長期成長引擎。不過,該業務推進仍面臨挑戰。2025年8月,公司宣布出售美國俄亥俄州Lordstown前電動車工廠及相關設備,交易金額達3.75億美元,該廠原於2022年購得,計畫用於電動車生產。
股價年漲36%、優於台股大盤
鴻海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上漲約36%,遠勝台股加權指數同期21%的漲幅,反映市場對其AI與雲端業務的長線信心。週三(11月12日)鴻海股價在財報公布前上漲1.8%,收於今年高點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