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各國承諾在2050年或更早實現淨零排放,能源轉型成為全球氣候行動的核心之一。
世界各大經濟體正尋求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並加強再生能源的供應,以達成巴黎協議的減排目標。
美國長期以來依賴煤炭和天然氣發電,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生產國,則以煤炭為主要能源。兩國在能源結構、政策和市場需求上的不同,影響了它們在能源轉型的進程與速度。
全球能源轉型的進展:美國與中國的不同挑戰
♦美國:
美國的能源政策近年來著重於提升再生能源產量,自2019年以來,綠色能源發電量成長了16%。然而,由於電動車、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帶來的用電需求激增,化石燃料的使用減少有限。
-
煤炭發電減少:2019年1月至9月,煤炭發電量為750 TWh,而2024年同期降至497 TWh,減少了34%。
-
天然氣發電增加:為彌補煤炭發電的減少,美國更依賴天然氣發電,2024年天然氣發電量達1,450 TWh,比2019年增長20%,占比從38%上升至43%。
這一結構變化反映了美國為維持電力穩定而增加天然氣使用,但也顯示出能源轉型的挑戰:雖然煤炭使用減少,但整體化石燃料依賴未能顯著降低。
♦中國;
至於中國的能源需求則是自2019年以來大幅增長了37%,主要由製造業和基礎建設推動。為應對需求,中國同時擴大了化石燃料與再生能源的發電量:
-
化石燃料發電增長:2019年至2024年間,中國的化石燃料發電量增加了23%,達到4,618 TWh,其中超過95%來自煤炭發電(4,394 TWh)。
-
再生能源發電快速成長:再生能源、核能及水力發電總量增加67%,至2,834 TWh。綠色能源的快速成長使煤炭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首次降至60%以下。
背景補充:根據中國「十四五規劃」,到2030年,綠色能源發電將達到能源結構的35%。這一政策推動了中國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領域的大規模投資,使該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能源結構的挑戰
美國自2018年至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產能增長了40%,達到438吉瓦(GW)。雖然同時關閉了部分老舊煤炭電廠,但化石燃料產能僅減少了4%。
美國在再生能源發展方面仍面臨基礎設施不足、土地取得困難及政策不連貫等挑戰。此外,長途電網傳輸能力不足,導致再生能源的整合效果有限。
相較之下,中國在同一期間內的綠色能源產能增長超過100%,並且其綠能產能已比化石燃料產能高出20%。
轉型的未來展望與競爭
♦美國的未來發展機遇
隨著電動車、人工智慧和數據中心的普及,美國的電力需求將持續上升。若無法加速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美國可能在全球能源轉型競賽中失去領先優勢。為維持其氣候行動中的領導地位,美國必須:
-
加速再生能源投資:建設更多風能與太陽能設施。
-
優化電網結構:提升長途傳輸能力,促進跨州電力整合。
-
強化儲能技術:提升電力穩定性,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
♦中國的長期戰略與全球影響
中國已展現出清晰的能源轉型路徑。隨著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持續擴展,中國有望進一步降低煤炭占比,並成為全球能源去碳化的重要推動者。
中國的策略不僅集中在綠能基礎設施,還涵蓋氫能技術和能源儲存解決方案。這些創新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大幅影響全球能源市場。
結論
總體來說,美國與中國的能源轉型進程展示了兩國不同的策略與挑戰。
美國與中國的能源轉型展現出兩國在政策、技術及市場上的差異。儘管美國在推動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其對天然氣的依賴使轉型進度放緩。
與此同時,中國憑藉大規模投資及政策支持,透過加速再生能源的發展,逐步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若美國希望保持在全球氣候行動中的領導地位,未來必須加速再生能源投資與產能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