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信評今 (13) 日發布最新預測,根據評估,隨著資金成本下降與再投資殖利率上升,利差有所擴大,台灣 6 家受評票券金融公司(BFCs)的核心獲利,將在 2026 年逐步改善 。雖然 2024 年至 2025 年有三家票券在不動產曝險較高,但屬個案性質,且也有充足的擔保品覆蓋。
票券公司 2025 年底至 2026 年的獲利前景,較 2022 年與 2023 年的低迷更為樂觀 。平均營業獲利/加權風險性資產(RWA)比率在 2025 年上半年(年化)改善至約 1% 。此數值高於 2024 年的 0.85% ,主要受債券與短期票券淨利息收入的成長所帶動 。根據圖表趨勢,此比率自 2023 年低點後呈現回升 。
值得注意的是,有鑑於美國先前的降息,多數受評票券公司的海外債券負利差預計將在 2025 年第四季轉為正值 。
惠譽信評於 2025 年 11 月確認了台灣六家票券金融公司的評等與穩定展望 。這六家受評公司,包括中華票券 (CBF)、國際票券 (IBFC)、大票券 (DCB)、大中票券 (TFC)、萬通票券 (Grand)、大慶票券 (Taching) 均反映了惠譽預期其核心獲利將隨著降息逐步上升 。
穩定的資本水準: 受評票券公司平均的惠譽核心資本(FCC)比率維持穩定於 13.6%(2024 年底:13.4%) 。
預期展望: 惠譽預期 FCC 比率將在 2026 年保持穩定 ,主要受益於獲利上升、審慎管理的成長,以及其他綜合損益(OCI)投資的有利評價 。
惠譽認為資產品質風險尚屬可控 。預期平均減損商業本票(CP)保證比率將於 2026 年下降 ,主要受惠於授信標準的強化,以及預期台灣營運環境將維持穩定 。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的平均減損保證比率較高,主因是三家受評票券公司在國內不動產相關產業的曝險所致 。然而,這些曝險屬個案性質,且擁有充足的擔保品覆蓋 。根據圖表,減損商業本票保證比率在 2023 年後有明顯上升趨勢,至 2025 年上半年達到約 0.65% 。
儘管完全仰賴非存款資金(批發性資金,如附買回),受評票券公司的資金與流動性概況仍預期將維持穩定 。
流動性支撐: 其持有高信用品質的固定收益投資與穩健的系統流動性有助部分抵減相關風險 。
流動性比率: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底,其平均流動性資產加尚未動用的承諾性融資額度佔短期資金來源比率穩定保持在 110% 。此比率在 2021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期間維持在 110% 至 115% 的穩健水平 。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