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組件|德國汽車業震盪:ZF擬剝離電動傳動部門,馬牌輪胎擴大裁員

圖片來源: Continental官網

德國作為全球汽車製造大國,正面臨產業轉型的嚴峻挑戰。一方面,歐洲能源價格高企、工資上漲,導致 生產成本飆升;另一方面,電動車市場成長放緩,讓許多車商與供應商的盈利壓力倍增。此外,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品牌競爭 也讓歐洲市場更加緊張,許多本土企業不得不縮減成本、調整戰略。

這次受到影響的兩大供應商 ZF 與馬牌輪胎(Continental),分別是德國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巨頭:

⚙ ZF:全球知名的變速箱與電動傳動系統供應商,客戶涵蓋賓士、BMW、福斯等主流車商。

馬牌輪胎(Continental):除了輪胎業務,還是全球主要的汽車電子與安全技術供應商,研發領域涵蓋自駕系統、電動車技術等。

2025年2月19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馬牌輪胎大裁員,研發支出縮減,技術競爭力受影響?

馬牌輪胎(Continental)宣布,未來兩年內將再裁減 3,000 名研發部門員工,使總裁員人數達 10,000 人。這一決策反映了公司在電動車、自駕技術領域的投資正在縮減,可能影響未來的技術競爭力。

此外,馬牌輪胎計畫 將研發支出占比壓低至 10% 以下(2027 年目標),顯示企業正在大幅控制成本。裁員主要集中在德國,巴本豪森(Babenhausen)裁員 12%法蘭克福(Frankfurt)裁員 5%,而旗下子公司 Elektrobit 與 Continental Engineering Services 也將削減 900 個職位,其中 660 人來自德國

歐洲汽車產業陷入困境,中國車商壓力步步進逼

歐洲汽車市場的挑戰越來越明顯,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市場需求疲軟:消費者對電動車與燃油車的購買意願下降,影響車商銷量。

2.生產成本上升:歐洲能源價格高企,供應鏈成本增加,擠壓企業盈利空間。

3.中國競爭加劇比亞迪、蔚來、小鵬等中國車商 憑藉技術與超低價格優勢搶占市場,歐洲本土品牌壓力倍增。

這些因素讓許多車商選擇裁員與關廠,以降低成本應對市場挑戰。歐洲汽車產業的轉型,不再只是「未來趨勢」,而是眼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ZF 可能拆分電動傳動部門,歐洲供應鏈重組在即?

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 ZF 正在考慮剝離其電動傳動部門,並尋找合作夥伴。ZF 方面表示,電動車市場成長比預期慢,而傳統變速箱業務的利潤有限,公司需要外部資金或策略合作來提升競爭力。

意味著 電動車產業的投資回報率低於預期,讓供應商對未來發展趨勢產生疑慮,目前 ZF 已與員工代表展開討論,但尚未做出最終決策。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汽車零組件
汽車工業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