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市場|美股暴跌使亞洲股市承壓,市場擔憂美國經濟與川普關稅風險

圖片來源:AP美聯社

2025年2月2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受美股上週五大幅下跌的影響,亞洲股市週一可能承壓,因為,市場擔憂美國經濟前景,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實施新關稅的消息進一步加深市場不確定性。

本週亞洲市場數據較少,主要關注紐西蘭零售銷售與新加坡通膨數據。此外,紐西蘭央行副總裁Christian Hawkesby將在威靈頓發表演說。

歐洲方面,德國大選結果出爐,反對派保守黨勝選,而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 取得有史以來最佳表現,這可能影響市場對歐洲政治的看法。

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日股期貨下跌

由於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投資人可能轉向避險資產,如美國公債、黃金及美元。日本股市期貨顯示開盤可能下跌1.75%。

上週五,美國與歐洲的經濟數據意外疲弱,使市場氛圍變得更加謹慎。即使週末期間美國主導的俄烏和平談判出現一定進展,市場情緒仍未明顯改善。

上週,美國公債殖利率下降,黃金價格連續第八週上漲,逼近每盎司3,000美元,創下2020年以來最長的上升周期。此外,美元止住近期跌勢,那斯達克指數下跌2.5%,創下三個月來最差單週表現。

有分析師指出,美股長期主導全球市場的格局可能已經改變,尤其是「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 的表現不如以往。

資金流向歐洲與亞洲,美股估值過高

上週,MSCI全球指數下跌1%,但歐元區股市僅下跌0.3%,仍接近歷史高點;MSCI亞洲(日本除外) 指數則上漲1.5%,連續六週上升,創下2022年11月以來最佳紀錄。

投資資金可能正在從美股轉向歐洲與亞洲,這一趨勢的背後原因包括美國股市過度持有、估值過高以及投資人部位過度集中。

根據EPFR數據,二月第三週歐洲股市基金的資金流入量創下2022年初以來新高。此外,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科技股近六週已飆升35%。

然而,這股資金流向亞洲的動能可能難以持續,未來一週市場可能出現回調。目前,中國大陸、日本及印度的主要股指今年仍處於負值區間,市場關注這些國家的貨幣貶值是否能吸引新一波資金流入。

中國市場氣氛樂觀,但關稅威脅仍存

投資人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與中國科技與企業領袖會面表現出樂觀態度,這股樂觀情緒部分抵消了市場對人民幣走勢以及美國可能加徵關稅的擔憂。

週一可能為市場提供更多方向的關鍵發展:

•德國大選結果

•德國Ifo商業景氣指數(2月)

•新加坡通膨數據(1月)

延伸閱讀:
中國經濟|中國私營企業迎來轉折點?習近平會見科技巨頭,釋放政策轉向信號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總經
亞洲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