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大豆價格週一衝上兩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因為市場預期美國和中國可能會展開新一輪的貿易談判。不過,整體漲幅有限,因為投資人還是抱持觀望態度。玉米價格小幅上漲,而小麥價格則變化不大。
大豆價格走高,是中美關係轉暖的前兆?
這波大豆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市場傳出中美貿易有可能重啟談判,這讓大家覺得美國大豆有機會再次出口到中國,所以價格才往上走。
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最活躍的大豆合約,一度漲到每蒲式耳10.55美元,這是自2月24日以來的最高價,之後小幅回落,報每蒲式耳10.51-1/2美元,上漲0.4%。
玉米和小麥的情況
📌 玉米期貨:上漲0.5%至每蒲式耳4.84-3/4 美元。
📌 小麥期貨:價格沒太大變化,持平在每蒲式耳5.62-1/4美元,這是自3月中以來的高點。因為美國天氣乾旱,可能影響收成,讓市場對供應有些擔心,所以價格還是維持在相對高點。
中美貿易是否破冰?市場氣氛出現微妙變化
雖然沒有正式宣布中美高層會談,不過最近一些跡象讓市場感覺氣氛可能有轉變:
1.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呼籲美國「尋求共同立場,和平共處」,強調中國也已準備好在這場升高的貿易戰中進行反擊。
2.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表示,美中之間有在私下進行良好的對話。
3. 相較之下,像日本和台灣已經在跟美國就「解放日」關稅展開談判,但中國還沒有排上日程。
這些消息雖然沒有實質協議,但讓人看到一點希望,投資人就會先押注大豆有機會出口中國。
農作物面臨氣候考驗
📌 美國農業部(USDA)上週報告指出,47%的冬小麥被評為良好或優良,但仍有34%的小麥種植區受乾旱影響。
📌 美國大平原(種小麥的主要地區)仍然偏乾,但美國玉米帶最近大雨頻繁,反而讓玉米種植延誤,進而推高玉米價格。
大型投資人轉向大豆看多,玉米與小麥淨空頭部位減少
截至4月15日當週,大型投資人減少了他們在CBOT玉米期貨的淨空頭部位。這代表他們原本押注玉米價格會跌,現在把這樣的賭注縮小了,對玉米的看空情緒有稍微降溫。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每週公布的交易人持倉報告,包括避險基金在內的非商業交易者最近減少了他們在CBOT小麥的淨空頭部位,並轉為在大豆市場上建立淨多頭部位。這代表這些大型投資人開始看多大豆,也就是認為大豆價格有機會繼續上漲。
原油:美伊談判降低供應中斷疑慮
另一方面,原油價格下跌約1%,因為美國與伊朗的核子談判有進展。這讓市場認為,中東的原油供應不太可能中斷,供應面壓力減輕,自然就讓油價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