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流刺網」的健保補充保費議題,引發社會軒然大波,止不住民怨載道,行政團隊隨即採取行動。行政院長卓榮泰考量社會意見,已於昨(6)日晚間指示暫緩此項規劃,衛福部亦隨即發布新聞稿,一改昨日堅決「謝謝高股息族貢獻」的態度,衛福部長石崇良今(7)日親上火線回應,強調此一方案僅是一個「想法」和「內部討論」階段,尚未正式啟動任何法制程序或形成既定政策。面對引起諸多風波,他表示從未想過自己的部長位置,「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
前日,某財經媒體率先披露,衛福部原擬將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的「三箭」,改採利息、股利、租金「年度結算」,若單年累計超過新台幣 2 萬元,則課徵 2.11%補充保費,初估將有 480 萬人受影響。
此消息一出,隨即在網路上引起一波波民怨沸騰,爭議不斷。在短短七小時後,衛福部急急喊停,並在官網發布新聞稿,強調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讓健保財務可以更穩健、更永續,讓每一位繳納保費的國人都能夠更公平。衛福部當時即指出,補充保費的改革方案目前仍在研議階段,將廣納各方意見,暫停有爭議的規劃,後續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
今 (7) 日上午,石崇良在記者會聯訪進一步說明,他首先表示,所有的出發點就像今天研討會這本書的標題一樣,這是由前健保局的局長張鴻仁教授所寫的書:《健保不能倒》,政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希望能夠讓健保的財務永續,能夠永續的經營、穩健的財務,照顧更多的民眾跟弱勢,讓健保能互助互利、量能負擔,使機制能夠延續。
面對這兩日引起的爭議延燒,再加上行政院急急下達暫緩「旨令」,石崇良強調,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討論跟社會的共識,會持續來收集意見,凝聚共識之後,為健保的穩健發展繼續努力。
對於政策在法制化前的溝通狀況,石崇良坦言,該政策在「我們內部是討論了許久」,並與許多財經專家討論過,但「還沒有經過正式的啟動」,事件的曝光有些偶然,是因為媒體專訪的過程才被提早批露,「事實上還沒有正式進入到我們的法治作業的程序」。
他進一步澄清,若是進入法治作業的程序,「一定會有跨部會的討論,也一定會有對外的公聽會,不會是只有這個部長的個人發言而已」。因此,這只是一個「想法」,正式的法治作業程序並不會啟動,並非沒有與行政院溝通,而是尚未到那個階段。
針對未來改革的方向,石崇良表示,健保的財務確實有改革的必要性,今天的研討會中也涵納了健保財務與永續的議題,這樣的討論會持續進行,「健保改革不會停,也是因為健保改革從來沒有停,才能夠延續 30 年」。
至於院長卓榮泰昨日的溝通,石崇良說,對於媒體的反應或是很多民眾的反應,行政院與衛福部都充分掌握,決定先清楚讓民眾了解現階段「只是在討論的過程,並不是一個既定已經形成的政策」,讓大家放心。
卓榮泰強調,健保後續規劃方向將會「朝向健保本來的精神,也就是量能付費、公平負擔、照顧弱勢這樣的精神」,未來不論是在保費結構的調整、補充保費,或是擴大費基增加健保財源上,都會秉持這樣的精神繼續推動。
面對近期諸多風波,石崇良表示從未想過自己的部長位置,「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只有想把事情做好,讓我們的醫療體系包含我們的健保可以持續無礙的發展」。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