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伊拉克政府與美國正式簽署了一份能源合作備忘錄(MoU),規劃在伊拉克境內建造總容量高達 24,000 百萬瓦(MW)的發電廠。
這個規模相當龐大,幾乎可以讓伊拉克從頻繁斷電的困境中翻身,踏上能源自主之路。
沙漠中的綠能亮點:3,000 MW 太陽能專案啟動
除了傳統電廠,伊拉克也與美國綠能公司 UGT Renewables 簽署另一份備忘錄,目標是在當地打造3,000 MW 的整合型太陽能電廠。
這項合作案不只是單純的建設工程,更象徵伊拉克首次以國際合作的形式大規模跨入再生能源領域。在陽光充足的中東地區,這樣的綠能佈局可能成為能源轉型的新起點。
太陽能潛力巨大,但挑戰重重
伊拉克擁有發展太陽能的天然優勢——全年平均日照時間高達 3,000 至 3,650 小時,每天日照約有 8 至 10 小時,在全球屬於極具潛力的地區之一。
儘管自然條件優越,但伊拉克仍面臨許多現實挑戰。由於多年戰亂與基礎設施薄弱,當地電網的覆蓋率與穩定性仍不足,導致光伏電站在併網階段常遇到電力輸送與調度上的困難。
不過政府並未因此卻步,反而設下積極目標:2030 年前達到 12GW 太陽能裝機容量,綠色能源佔比提升至 33%。
美國的多重收益:影響全球的戰略布局
這場合作案背後,也牽動地緣政治的微妙平衡。上個月,美國川普政府撤銷自 2018 年起生效、允許伊拉克向伊朗支付電費的制裁豁免權,明確顯示華府打算強化對德黑蘭的「極限施壓」戰略。
事實上,雖然伊拉克是 OPEC 中的石油大國,但因基礎設施落後,一直大量依賴從伊朗進口的電力與天然氣。
這讓它在外交上相當被動,也成為美伊之間拉鋸的戰略節點。美國此舉就是要讓伊拉克減少對伊朗的能源依賴,並以合作形式,把伊拉克納入美方的中東戰略框架中。
📌影響了什麼?
像 UGT Renewables 這類美國能源公司,透過這類跨國大型項目,可以將美國技術、管理與設備出口到伊拉克,擴展海外市場、創造就業與產值。
而透過能源基礎建設合作,美國能用商業模式將援助轉化為長期投資回報,讓伊拉克成為可持續合作的經濟夥伴,而非單純的戰後包袱。
美國協助伊拉克發展本地發電能力,有助於減少用油壓力,讓伊拉克更多石油能用於出口,間接增加全球供應穩定性,也有助於平衡國際油價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