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周 (31) 日迎接 10 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但單周上漲 701.09 點、10 月漲 2,412.81 點,仍寫史上單月第二大漲點,不僅周線連 5 紅,月線也連 6 收紅,站穩 2 萬 8 千點之上。但展望 11 月行情,分析師表示,聯準會 (FED) 雖降息 1 碼,但卻淡化年底在降息可能性,加上指數漲多乖離率較大,短線賣壓沉重,長線則在 AI 產業強勁支撐下,指數仍有機會創高。
據統計今 (2025) 年 10 月台股大漲 9.34%,締造史上最佳 10 月表現,但相較下 OTC(櫃買) 指數同期卻僅上漲 1.07%,顯示資金集中大型科技股中。本周觀察僅自營商站買方,加碼 406.71 億元,外資連 4 周賣超 140.28 億元,投信連續第 12 周減碼台股,本周減少 157.84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08.59 億元。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蔡明翰表示,上周除川習會、輝達 (NVDA-US)GTC 大會,影響市場最大因素是四大雲端巨頭 (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不僅增加巨額資本支出,主要科技股財報也不錯,但短線在 2 大因素干擾下,指數仍面臨拉回下修風險。
蔡明翰指出,首先是台股短線因漲勢過大,乖離率較高,從外資籌碼操作觀察,有機會出現沉重賣壓;第二就是 FED 雖降息,但主席鮑爾卻淡化對 12 月降息可能性,華爾街預期年底降息機會從超過 9 成降至 6 成,市場還需更多時間觀望及消化,這段期間因全球股市漲多,台股短線賣壓沉重,加上從籌碼觀察,近期外資站賣方居多,若是不買也有調節賣壓。
但蔡明翰也說,台股在 2 因素影響下,短期震盪合理,但指數向下拉回空間不大,因基本 AI 伺服器產業的基本需求仍在,若向下拉回仍將有買盤持續低接。中長線則是持樂觀看待,因為從美股財報觀察,今年第 4 季整體,AI 產業財報亮眼,持續蓬勃發展,指數 9-10 月因漲多,若震盪拉回反而是很好的布局機會,以往台廠進入第 4 季後,營收有望逐月轉佳,12 月才是營收爆發最強的時間點。
展望下周、11 月台股行情,蔡明翰提醒,短線漲多拉回合理,指數仍有機會再創新高,但要看到大幅度修正機會不大,只要 AI 伺服器公司持續增加資本支出,台灣科技廠訂單有望持加溫,包括組裝、散熱、PCB 相關 AI 趨勢長線仍看好。
在操作部分,法人表示,長線仍以 AI 伺服器為主,短線則可觀察消費性電子類股,包括記憶體、被動元件、IC 載板、ABF 載板,另外蘋果 (AAPL-US) 執行長庫克,也預告年底前,下個季度 iPhone 銷售與整體營收,將高於華爾街預期,投資人可做短打操作。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