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委員會今(28)日發布最新景氣對策信號,114 年 9 月綜合判斷分數為 35 分,較 8 月上修值 31 分大幅增加 4 分,創六個月來新高,景氣燈號由「綠燈」轉呈代表景氣擴張的「黃紅燈」。這項數據的躍升,主要受惠於全球 AI 需求熱絡,帶動台灣相關供應鏈外銷動能強勁,製造業銷售與股市表現均呈現高度成長。
從構成項目來看,9 項指標中有 3 項燈號改變,是推升分數的關鍵因素。其中,製造業銷售量指數表現最為強勁,由黃紅燈轉呈紅燈,為綜合判斷分數貢獻 1 分。此外,股價指數變動率因臺股持續走高,由綠燈轉呈黃紅燈,亦貢獻 1 分。受惠於出口與內需雙引擎發力,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也由黃藍燈轉呈黃紅燈,是單月分數增加最多的項目(+2 分)。
綜觀其他個別指標,工業生產指數變動率、海關出口值變動率、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變動率均維持紅燈;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變動率維持黃紅燈,顯示國內生產與貿易活動持續熱絡。儘管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仍維持藍燈,但測驗點已回升至 91.65 點,顯示業者信心逐漸恢復。
在領先與同時指標方面,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經回溯修正後微幅上升 0.07%;同時指標僅略微下滑。這兩項關鍵指標的走勢,均驗證了當前臺灣景氣仍延續著穩定成長的態勢。
展望未來,景氣成長動能可望持續擴大。在出口方面,隨著 AI、高效能運算(HPC)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不斷提升,加上歐美年終採購旺季來臨,我國出口表現預期將持續邁向全年新高。
在投資方面,AI 商機正加速相關供應鏈擴增先進製程產能,吸引全球先進材料、設備、電力系統等外商加碼投資臺灣。此外,政府規劃的「AI 新十大建設」,以及協助中小微企業落實數位、淨零轉型的政策支持,都將為國內投資帶來強力支撐。
至於消費,近期臺股屢創新高所帶來的「財富效果」,加上第四季度節慶假期增加、政府推動普發現金、延長汽機車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及節能家電補助等利多政策,均有助於民間消費市場進一步活絡。
雖然國內景氣展望樂觀,但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包括美中貿易協議的後續發展,以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走向,這些變數對全球與臺灣經貿的影響,仍需持續保持密切關注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