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外資摩根大通 (J.P. MORGAN) 出具最新報告,看好鴻海 (2317-TW) 受惠輝達 (NVIDIA) 機櫃營收大幅成長、雲端服務供應商 (CSP) 訂單市占率提高,以及 2026 年下半年起主權 AI 專案的增量貢獻,將推升今明二年營運表現,維持「加碼」(Overweight) 評等,並將目標價由 240 元上調至 270 元。
小摩預估,NVL72 同等級機櫃產業出貨量將由 2025 年的 2.5–3 萬台增至 2026 年的 5-6 萬台,鴻海 AI 伺服器機櫃出貨量將由 2025 年約 1.2 萬台,成長至 2026 年約 2.5 萬台、2027 年達 3 萬台以上,且 ASP 持續提升,營收比重將由 2025 年的 22%,提升至 2027 年的 41%。
小摩報告進一步指出,根據供應鏈調查,鴻海目前是 2 家 CSP 客戶微軟與甲骨文 (Oracle) 的主要供應商,並可能自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開始,成為 Meta GB300 專案的第二供應商。同時,有很大機會在 Vera Rubin VR200 世代增加一位 CSP 客戶、很可能是 Google。
此外,由於鴻海是 Vera Rubin 平台的主要新產品導入 (NPI) 合作夥伴,小摩認為,鴻海 CSP 訂單市占率可望在 2026 年底接近 50%,較目前的約 40% 提升,預計 VR200 機櫃將於 2026 年初步出貨,2027 年推出 Rubin Ultra 機櫃。
主權 AI 專案方面,小摩認為,鴻海自 2026 年起開始接獲初步需求。估將由 SoftBank 與 OpenAI 的 Stargate 專案開始,總計約 7–8GW 的建置規模,可能在未來 5-6 年內帶來約 5 萬台 GB200 NVL72 同等級機櫃的需求。除 Stargate US 專案外,日本與歐洲的一些小型專案可能也會於 2026 或 2027 年開始出貨。
且鴻海與東元 (1504-TW) 合作,將業務從原本的 L11/L12 組裝,擴展至模組化資料中心的設計與整合,有望將鴻海的可觸及市場 (TAM) 擴大至原來的 1.5 倍。小摩預估,鴻海可能在主權 AI 專案取得超過 50% 的市占率。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