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從2月4日起,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這場貿易戰並非單純的經濟政策,而是帶著明確的政治訴求:非法移民、芬太尼
但這看似針對國家安全的措施,實際上對北美汽車供應鏈造成直接衝擊,從車輛製造到零件供應都將受到影響。
車商首當其衝,誰最慘?
目前,90% 的墨西哥和加拿大汽車出口美國,但現在每輛車都可能被課25%的關稅,這將導致:
✅ 車價上漲 → 關稅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美國市場車價將被推高
✅ 需求下滑 → 變貴的車,消費者還會買單嗎?SUV與皮卡市場恐受影響
✅ 生產布局重新調整 → 部分車廠可能重新評估在墨西哥的投資
受影響最深的包括:
🚗 General Motors(GM):2024年從墨西哥、加拿大進口75萬輛車進美國,其中包括暢銷的 Silverado、Sierra 皮卡與 Equinox EV、Blazer EV。
🚗 Ford(福特):去年上半年從墨西哥出口19.6萬輛車到北美,其中90%銷往美國。
🚗 Toyota(豐田):Tacoma 皮卡全數在墨西哥生產,2023年美國賣了23萬輛,如今成本恐飆升。
🚗 Volkswagen(福斯):Puebla 廠去年生產35萬輛 Jetta、Tiguan、Taos,幾乎全賣美國。
🚗 Honda(本田):墨西哥工廠80%產量銷往美國,本田已警告如果關稅長期存在,可能會重新考慮投資計畫。
🚗 Mazda(馬自達):去年出口12萬輛車到美國,現在也擔心未來投資計畫受影響。
零件供應鏈也中槍
整車價格上漲的同時,供應鏈壓力也暴增。墨西哥是北美車商的重要零件供應地,現在這些供應商也可能被迫重新尋找市場。
🔧 座椅供應商 → 中國延鋒(Yanfeng)在墨西哥供應 GM、Toyota,可能轉向其他市場
🔧 輪胎供應商 → 米其林(Michelin)、倍耐力(Pirelli)**等企業在墨西哥設廠,恐受關稅影響
🔧 煞車系統 → Brembo 在墨西哥設有生產基地,主要供應美系與歐系車商
🔧 電動車零件 → Eurogroup Laminations 提供 Tesla 電動馬達核心零件,但 Tesla 原本的墨西哥投資計畫尚未落實,未來更不確定
車廠如何應對?有三條路可選
1️⃣ 轉嫁成本給消費者 → 車價上漲,可能影響需求
2️⃣ 尋找替代生產地 → 美國本土製造成本高,東南亞(泰國、印尼、越南)可能成為新基地
3️⃣ 吸收部分關稅成本 → 影響車廠獲利,短期內難有解方
零件供應鏈方面,墨西哥的供應商可能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轉向歐洲與南美市場,而中國供應商雖然影響較小,但仍可能影響 Tesla 等客戶的布局。
這場關稅戰,未來可能的走向
🚗 短期(2025)
• 美國車價通膨風險升高
• 供應鏈震盪,車廠評估產線調整
• 墨西哥投資可能放緩,當地經濟受影響
🚗 中期(2025-2027)
• 美國可能吸引更多本土投資,但高成本是一大挑戰
• 東南亞與印度成為汽車產業新戰場
• 電動車供應鏈重組,影響 Tesla、GM、福斯等品牌
🚗 長期(2027年後)
• 全球供應鏈加速區域化,美國、墨西哥、東南亞各據一方
• 美國製造回流,但高成本將讓車價進一步上升
• 如果貿易協議沒有新解方,墨西哥仍可能憑低成本優勢維持產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