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川普政府日前突然下令停止 Equinor 位於紐約外海的 Empire Wind 1 離岸風電項目施工,即使該專案已取得聯邦許可並完成融資建設程序,仍被迫全面停工。
離岸風電投資人信任感瞬間崩塌
這項舉措震撼離岸風電業界,也引發對美國綠能投資環境穩定性的廣泛質疑。
負責執行此命令的內政部長 Doug Burgum 指出,專案的環境審查存在問題,需重新檢視。但外界普遍認為,此舉是川普政府對離岸風電產業的系統性抵制。
美國再生能源產業協會與產業代表紛紛批評此命令帶來「寒蟬效應」,使企業無法信任政府即使承諾在先也能保證政策連貫性與合約精神。
Empire Wind 1 專案具代表性,受衝擊規模龐大
Empire Wind 1 專案為 Equinor 投資超過 20 億美元的旗艦級離岸風場,裝置容量達 810 MW,預計可為約 50 萬戶美國家庭提供綠電。
該案於拜登政府時期通過許可,並於 2023 年正式開工。且目前專案已動用約 15 億美元的貸款,整體帳面估值達 25 億美元,並已進行海事施工及陸域建設。
該案同時牽動多家歐洲供應商與製造商,包括:荷蘭SIF Holding:風電塔基礎構件供應商,已因停工消息股價大跌7.6%;丹麥Vestas:提供54座15MW風機,原定2026年交貨,現計畫受阻。
政策路線大逆轉,美國綠能戰略面臨信任危機
Empire Wind 1 並非孤例,而是川普政府重設能源政策優先順序的標誌性案例。川普自重返白宮首日即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暫停離岸風電新租約與許可審查。
他曾在競選中多次表示風電「昂貴又危害生態」。此次命令不僅影響 Equinor 專案,也連帶造成其他業者觀望或退場:
🔺德國RWE 表示,鑑於當前政治與法規不確定性,已「將美國風電專案開發規模降至最低」
🔺Orsted 旗下 Sunrise Wind 與 Revolution Wind 等項目亦未回應是否受波及
🔺Dominion Energy 的 Coastal Virginia Offshore Wind 雖持續施工,也可能成為潛在風險對象
國內外供應鏈與外資投資信心動搖
Empire Wind 1 項目的停止,不只影響單一風場建設,也可能造成美國東岸離岸風電供應鏈整體信任崩解。據統計,該專案原本預計帶動 1.6 億美元供應鏈投資、創造超過3,500個工作機會。
此外,Equinor 是美國綠能與石化投資的重要外商,其在美總投資金額超過 600 億美元,涵蓋油氣與再生能源領域。
此次突襲式停工,無疑讓全球大型能源投資者重新思考在美布局的可行性與風險承擔。
未來觀察:政策風險將主導投資方向,能源結構走勢再添變數
離岸風電作為拜登政府電網脫碳的主軸,如今面臨被川普全面叫停的可能,未來數年內的美國綠電供應預期將被下修。產業鏈上中下游需重新盤點:
🔻投資者是否轉向風險較低的天然氣與LNG?
🔻歐美供應商是否減少對美出口或轉向亞太市場?
🔻離岸風電是否成為新的政策攻防熱點?
這不僅是單一項目的喊停,而是牽涉到整個能源政策一致性、產業信賴感、以及再生能源全球資本流向的重大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