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歐洲致力於降低碳排、強化能源自主性,氫能成為脫碳戰略的核心元素。但由於本地再生能源資源有限、自製綠氫成本高昂,歐洲產業正積極尋求具競爭力的國際氫氣供應夥伴。
歐洲尋求外部綠氫來源
阿曼、荷蘭與德國的多家工業與基礎建設企業於近日簽署協議,宣布啟動全球首條液態氫進口走廊建設計畫。這項合作將以阿曼 Duqm 港為出口端,連接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與德國杜伊斯堡港,形成一條跨洲氫能運輸與接收樞紐。
該走廊的目標是「讓由再生能源生產的綠色氫能正式進入歐洲市場」,並作為歐洲減碳轉型過程中的能源補充方案。
阿曼發展綠氫具戰略優勢
在此次協議中,阿曼被賦予了關鍵角色。這項合作展現阿曼致力於成為全球綠氫經濟領導者的決心,也深化與歐洲的能源合作。阿曼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與風能資源,是天然的低碳製氫基地。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3 年報告,阿曼計畫到 2030 年實現每年生產至少 100 萬噸可再生氫氣,並預計成為全球第六大氫氣出口國及中東地區的最大綠氫供應者。
這一供應實力,正是吸引歐洲企業與政府攜手合作的關鍵。
鋼鐵產業轉型:綠氫為核心替代能源
此氫能走廊的另一個推動力量,來自對綠色能源需求極高的重工業部門,特別是鋼鐵產業。
例如,Tata Steel(塔塔鋼鐵),為荷蘭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正與政府協商補助事宜,計畫將其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側的煉鋼廠從高污染製程(煤碳還原)轉型為氫或天然氣驅動的低碳製程。
該公司執行長則表示,作為區域內的潛在大型氫氣買家,這類工業端需求將提供氫氣貿易穩定且長期的下游客戶,帶來實質動能。
進入基礎建設階段,全面帶動產業鏈商機
此次協議不僅是一紙進口合約,更標誌著氫能貿易正式邁入基礎建設實踐階段。該走廊將包含以下設施建設:
🚢港口端設施:液態氫出口與進口站、低溫儲存槽與冷凍處理系統
🚂運輸網絡:連接三國的管線與鐵路系統,用於液態或氣態氫的安全輸送
⛽轉換與再利用裝置:氫氣再氣化裝置、壓縮系統、燃料輸出接口等
這顯示歐洲正不只關注氫氣生產技術,更積極打造涵蓋運輸、儲存與應用的氫能全鏈條供應系統。
結語:綠氫經濟走向全球化,歐洲與中東正攜手布局
隨著歐洲積極推動脫碳,並尋求可持續能源供應方案,綠氫成為跨境合作的新引擎。
這場由阿曼牽頭、串聯歐洲三港的氫能大合作,不只是能源輸出的轉型,更代表綠氫不再只是概念,而是具備完整供應鏈、潛在買家與基礎建設支撐的實質市場。
不僅鞏固歐洲的能源安全,也為中東開啟氫能出口新時代。未來幾年,隨著技術成熟與政策配套完善,液態綠氫有望在全球能源結構中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同時也將是設備商、工程業者與工業買家的投資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