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導】⸺通用汽車(GM-US)公布最新財測,上修全年獲利預估並下調關稅衝擊幅度,激勵股價開盤飆漲12%,創下年內新高,帶動汽車股全面走揚。公司預期2025年調整後核心利潤將達120億至130億美元,高於先前預估的100億至125億美元;同時,預期關稅衝擊縮減至35億至45億美元,低於原先的40億至50億美元區間。消息帶動福特(F-US)同步上漲3%,Stellantis(STLA-US)小漲1%,汽車族群整體氣氛轉強。
財報數據顯示,通用汽車第三季每股調整後盈餘(EPS)達2.80美元,明顯優於市場預期的2.31美元;季度營收略降至486億美元。儘管受關稅與成本壓力干擾,美國第三季新車銷售仍年增6%,顯示消費者持續偏好高價車型與加值配備。
執行長Mary Barra在股東信中指出,公司正在重新調整電動車(EV)投資步調,以回應川普政府放寬排放與新能源車政策的轉向。通用汽車已在本月初認列16億美元的相關調整費用。Barra坦言:「短期內的電動車滲透率將低於原本規劃,我們正快速調整產能結構,以在2026年後縮減虧損。」她同時強調,電動車仍是公司長期轉型的「北極星」。
另一方面,川普總統上週批准延長汽車與引擎製造稅收抵減措施,允許美國組裝車款自即日起至2030年,可依建議售價(MSRP)3.75%的比例申請抵減,用以對沖進口零件關稅。Barra感謝白宮政策支持,並表示「該措施將在未來五年顯著提升美國製造車款的競爭力」。
截至第三季,全球企業揭露的關稅成本已超過350億美元。通用汽車表示,預計可透過生產地轉移與本地化製造,抵銷約35%的關稅衝擊。公司今年6月宣布將在密西根、堪薩斯與田納西三州投資40億美元以強化美國生產線,目前約半數銷售車款仍自墨西哥與南韓進口。Stellantis亦計畫未來四年內在美投資130億美元,提升產能自主化。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汽車已放緩「2035年前全面電動化」目標,轉向依市場需求彈性調整產品組合。雖然第三季EV銷售成長強勁,但仍僅占總銷量不到10%。公司原計劃透過租賃機制延續7,500美元稅收抵免,但因國會反彈已取消此方案,福特(F-US)亦跟進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