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這幾年,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快速推進。歐洲啟動「REPowerEU」行動計畫,美國推動 IRA 補貼,亞洲多國亦擴增風電與太陽能裝置容量。
發電端的綠色化,儼然已成共識。然而,當大量再生電力產生之後,一個根本但常被忽略的問題浮現:綠電如何從偏遠的風場、山頭、海上,穩定且高效率地傳送到城市與產業中心?
當再生能源大舉上陣,電怎麼送?
電網成為能源轉型的「第二戰場」。這不僅是升級既有設施,更是重構一整套可適應再生能源特性的傳輸網路。
相較傳統集中式電廠,風電與太陽能的發電點分布更廣、變動性高,所需的電網密度與智慧化程度也高出許多。輸電線路不僅要覆蓋更遠的距離,更需要配合新型儲能與轉換技術,提供穩定供電。
這場電網戰爭的背後,有一種材料正在悄悄走紅:鋁線材(Aluminum Wire Rod)。
鋁線材崛起的原因:比銅輕、便宜,還能導電
鋁線材並非新材料。早在 20 世紀初期便已應用於電纜製造,但長期以來受限於導電率略低於銅(鋁約為銅的 61%),多被用於低階應用。然而,現今技術進步,加上電網升級需求暴增,鋁線材的產業地位正在重估。
鋁的三大優勢如下:
🔺輕盈:同體積下,鋁的重量僅為銅的一半,適合高塔架空線路,減少支撐結構負擔。
🔺成本優勢:鋁價格穩定且原料來源多元,約為銅價的三分之二以下,適合大規模佈建。
🔺耐腐蝕性佳:鋁具自然氧化保護層,特別適用於海上風場、濕熱環境。
目前主要的鋁導體類型包括:
🔻AAC(All Aluminum Conductor):純鋁製,適用短距離城市配電。
🔻AAAC(All Aluminum Alloy Conductor):鋁合金製,導電率略降但機械強度更高,適合中長距離輸電。
🔻ACSR(Aluminum Conductor Steel-Reinforced):鋁包鋼心型,適合長距離、高張力輸電系統。
這些導體正是現今歐洲、北美、亞洲各國用來升級其國家電網的「核心原件」。
從風場到城市電纜,鋁線材的新戰略價值
鋁線材已不再只是便宜的替代品,而是被視為「綠能基建」的一環。該市場正快速擴張,年複合成長率預估達 5.7%。
主要驅動力:大規模離岸風電專案,需要大量海底與陸地高壓輸電電纜;而城市電網地下化與升級計畫,導致電纜需求增加;電動車充電樁與分散式電網的興起,也使配電線路密度提升。
報告中特別指出,鋁線材具備重量與強度的優勢,在城市與海上環境中能有效降低建設與維護成本,未來在高壓電纜與智慧電網中將擔任重要角色。
※根據圖表,「電纜與導體」用途始終佔據超過 76% 的市場主體,並呈現逐年微幅上升趨勢,顯示鋁線材正高度集中應用於電網建設與配電系統。機械與脫氧用途則相對穩定,反映能源轉型對電纜材料需求的強勁帶動力。
Hydro 與 NKT 的十年合約,讓材料變成戰略資源
這一產業趨勢的代表性事件,莫過於近期的 Hydro 與 NKT 合約。
來自挪威的鋁業巨頭 Hydro,與丹麥電纜製造商 NKT 簽署了一份總值約 10 億歐元、長達 10 年的低碳鋁供應協議。
根據內容,Hydro 將從 2026 年至 2033 年供應總量達 27.4 萬噸的鋁線材,專供 NKT 製造高階電纜,參與歐洲電網與風電輸送工程建設。
※根據圖表,市場規模從 2023 年的約 37.9 億美元,穩定成長至 2028 年預估近 50 億美元,顯示歐洲在能源基礎建設與輸電線路升級上的高投資動能。鋁線材做為低碳替代金屬,在電網升級中扮演核心材料角色。
為什麼是 Hydro?因為它具備幾項獨特優勢:
🌱碳足跡極低:Hydro 的鋁線材來自水力發電支持的挪威製程,每噸碳排不到 4 噸 CO₂,遠低於全球平均 16 噸。
🌱垂直整合能力:從鋁冶煉、熔鑄到電線製造,Hydro 擁有完整控制力。
🌱ESG 表現領先:自 2022 年起即停止採購俄鋁,展現供應風險意識與政策敏感度。
NKT 作為歐洲電纜龍頭,其選擇低碳供應來源不只是成本考量,更是回應歐盟政策與市場壓力的重要策略動作。
歐洲供應鏈重組:低碳成為基本門票
歐洲不只是電網升級主戰場,也是在供應鏈「脫碳」與「去俄化」最積極的地區。未來幾年內:歐盟將全面落實 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要求所有進口金屬產品揭露碳足跡。
而鋁、銅、鎳等「綠色金屬」將被高度管制,並被列入關鍵原物料清單,此外,現在各國也傾向本土生產、製造可追溯的低碳材料將獲得政策補貼與標案優勢。
Hydro 的動作就是這一趨勢的寫照。當材料碳排成為價格與進入門檻的變因,早一步完成佈局的企業將佔據明顯優勢。
亞洲觀察:台灣能否成為低碳材料供應的利基點?
回到亞洲,目前鋁線材仍以中國、印度為主要製造國,雖然產量高,但大多碳排偏高。台灣方面雖缺乏原鋁生產能力,但具備完整的鋁回收加工體系,且具有再生材料循環技術的基礎。
中鋁公司與產業界組成的「低碳化循環鋁材共榮聯盟」,已開始測試從回收到認證的一體化流程,若能搭配綠電與 ISO 認證系統,有機會在低碳加工端找到切入點,擔任國際供應鏈中的「輔助角色」。
結語:下一場綠能競賽,是從傳電材料開始的
能源轉型不是一場單一技術的戰爭,它是一場涉及發電、儲能、傳輸、應用與政策的多線作戰。而鋁線材,這項歷史悠久的基礎材料,正透過新應用、新需求與新規範,再次被推上舞台。
Hydro 與 NKT 的合約,讓我們看到鋁線材不再只是工程材料,而是一項具備 ESG 價值與地緣戰略意涵的金屬。未來,誰能控制低碳供應能力,誰就掌握了進入國際工程與綠能系統的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