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礦物|協議已經簽了,美國就不缺關鍵礦物了嗎?接下來怎麼看!

2025年05月02日 16:4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2025年5月2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近期,烏克蘭與美國在華盛頓正式簽署一項具指標性的協議,允許美國優先參與烏克蘭的新礦產開發計畫並協助重建戰後的烏克蘭。這項協議由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被視為其外交與經濟策略中的重要一環。不過,這項協議是否足以改變全球關鍵礦物供應版圖、減輕對中國依賴,仍充滿未知。

烏克蘭的礦產寶庫

烏克蘭擁有歐盟列為關鍵的34種礦物中的22種包括稀土元素、鋰、鈦、石墨等,這些礦物對電動車、再生能源、國防產業至關重要。根據烏克蘭地質研究所,烏克蘭蘊藏的稀土包括釹(用於風力發電)、鑭與鈰(用於螢幕與照明)、鉺與釔(應用於核能與雷射技術)等,潛力驚人。此外,烏克蘭擁有約50萬公噸的鋰儲量,為歐洲最大之一,石墨儲量則占全球約20%。

雖然烏克蘭擁有多種關鍵礦物資源,但實際生產量仍十分有限。例如2024年,烏克蘭僅生產1,200公噸石墨,佔全球總量的0.08%,目前僅有Zavalievsky一座石墨礦場在運作,且曾因資金不足一度停產。稀土礦方面,目前沒有任何商業開採中或正在開發中的礦場。鋰礦儲量雖高,但最大礦區Shevchenkivskyi已遭俄軍占領。

協議簽署後的挑戰

儘管協議已簽,但多項關鍵挑戰仍未解決,這也將是礦產合作能否落地的關鍵障礙:

1. 礦區控制權不足:目前約40%的金屬礦產區域處於俄羅斯占領之下,包含東部頓內茨克地區的鋰礦和部分鈦礦區。雖然基輔仍掌控中部的部分鋰礦區(如Kirovohrad地區),但整體資源掌握力明顯削弱。

2. 礦場尚未商轉:截至目前,烏克蘭並無任何商業營運中的稀土礦場。這代表從協議簽署到實際出產礦物,尚需數年時間與鉅額資本投入,時間成本與資金風險高。不僅缺乏運作中的礦場,烏克蘭過去在核能、鋼鐵、鋁土等領域的重工業體系也因戰爭受損。

3. 制度與法規障礙礦產業投資者指出,烏克蘭的監管程序複雜、地質資料取得困難,以及土地取得程序低效率,是長期以來的瓶頸。儘管烏克蘭政府聲稱將開放約100個礦區供國際合作開發,但實際進展緩慢。

4. 戰爭風險仍在:儘管協議未涉及烏克蘭安全保障,美方也未承諾具體軍事協助,使外資仍對長期局勢穩定性抱持疑慮。此協議屬於經濟合作性質,並未解決地緣政治風險。

5. 回本遙遙無期的財務挑戰:根據礦業顧問與業界分析師意見,即便在和平穩定的國家,開發關鍵礦產也需耗費10至20年不等的前置期;而烏克蘭礦區基礎資料匱乏、基礎建設破壞嚴重、戰爭風險未除,讓商轉期程可能更為漫長。Benchmark Minerals Intelligence 分析主管 Adam Webb 認為:烏克蘭礦產能快速開發是天方夜譚,短期內很難見到實際收益。

美國如何看待這項協議?

對美國而言,這份協議具有戰略與象徵意義。稀土與鋰等關鍵礦物目前仍高度依賴中國,透過與烏克蘭的合作,美國可逐步構建替代供應鏈。然而,若烏克蘭的礦產難以實質開採、基礎設施無法重建、外資裹足不前,這項協議的實際效益將大打折扣。

雖然協議對美國具戰略意義,但根據協議內容,礦產基金僅可從新簽發的採礦執照、特許費與生產分潤中獲利,短期現金流入有限。此外,協議並未明示財務條款與安全保障,美方雖表示有助「嚇阻侵略者」,但對於在戰區經營礦場的業者而言,仍難視為充分保障。

在地緣政治與全球供應鏈博弈下,這場烏美礦產合作將是觀察未來資源安全格局變化的關鍵一役。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鍵礦物
稀土
烏克蘭
美國
烏俄戰爭
能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