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232條款針對半導體的措施尚不清楚是否擴及矽晶圓等半導體材料,台灣的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TW)指出,公司為全球少數同時在9國設廠的業者,更是唯一在美國設有先進矽晶圓廠的供應商,此布局有助於降低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增加潛在接單機會。
2025年8月時環球晶已與蘋果AppleAAPL-US)宣布將在美國建立合作,計畫讓德州新廠的12吋先進矽晶圓進入蘋果及其一級供應鏈,蘋果營運長 Sabih Khan 表示,這是蘋果未來四年 6000 億美元美國投資計畫的一部分。短期環球晶的目標在於客戶認證流程(送樣、認證、小量出貨),中長期則期望放量後帶來穩定需求,強化環球晶在地供應能力與轉單效應。
不過,為了多地佈以因應未來變數,也讓環球晶(6488-TW)短期財報承壓。
2025年第二季合併毛利率僅25.76%,上半年毛利率26.06%,為近年同期低點,主要受多國電價上揚及新廠擴產折舊增加影響。需求則分化,AI與高效能運算(HPC)拉貨強勁,但成熟製程復甦緩慢,部分客戶仍在消化庫存。公司預期,下半年以美元計營收持平或小幅增長,整體改善將落在2026年。
另外,環球晶在美國GWA(德州廠) 與 MEMC(密蘇里廠)的廠房可申請《晶片法案》(CHIPS Act 2022)所設立的「先進製造業投資稅收抵免」(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Credit, AMIC,直接用來抵減該廠因資本支出所產生的應納稅額。目前美國已將抵減率自 25 % 提升至 35 %,並延長適用期限到 2030 年。稅的抵減本身是節稅(減少當年稅負),與政府直接補助不同,但公司也會同時取得 CHIPS 補助款(例如 德州GWA 已收取約 2 億美元),兩者合計可大幅改善資本支出之現金回收與折舊負擔。
法人指出,投資人可關注三大觀察指標:一是CHIPS Act與AMIC補助的入帳時點與會計處理;二是德州新廠客戶認證與放量進度;三是電價與新台幣/美元匯率走勢。短期利潤壓力雖大,但隨補助落地與新廠產能放量,營運體質可望逐步轉強。
AMIC的重點如下:
政策目的:透過提供稅收抵免,鼓勵在美國境內建置半導體及半導體製造設備的產能。
抵免比率:原則上為合格投資金額的 25%,以當年度投入使用的合格財產(如設備、廠房)的帳面基礎為計算基準;目前比率已調升至 35%,並延長適用期限到 2030 年。
適用範圍:必須是先進製造設施運作中不可或缺的財產,且需在 2022 年 12 月 31 日之後投入使用。
現金化機制:納稅人可選擇「elective payment election」,等同於將稅收抵免視同退稅,直接以現金支付方式取得,而不只是用來抵減當年稅負。合夥企業或 S 型態公司也可以這樣處理。其中S 公司(S Corporation)是一種在美國公司法下的特殊公司型態。它本質上仍然是股份有限公司(Corporation),但在稅務上可以選擇適用《美國國內稅收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中的 Subchapter S 規定,所以才稱為 S 公司。
追繳條款(Recapture provisions):若未符合法規或在投資後不再符合條件,可能會觸發抵免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