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年掀起金融整併浪潮,從去年的「新新併」到近期的「玉三併」,都掀起市場熱議,壽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今 (29) 日出席活動會後受訪時指出,近年市場上該整併的案子幾乎都出來了,壽險公司家數縮減到目前約 20 家,「應該差不多了」,但排名居前、規模較大的金控可能另有考量,希望補足業務缺口,對此,他也持樂觀其成看法,大型金控能夠投入資源更多,產品設計、資訊系統等也將更全面。
談及壽險業整併潮,陳慧遊表示,若是從金控角度來看,他以經營百貨公司來形容,應該要產品線越齊全、服務越豐富越好,「缺少壽險這一塊就像百貨少了美食街」,自然會想補上缺口;但對壽險公司來說,無論大小各有優勢,「大有大的好,小也有小的好」,關鍵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就像音樂裡既有貝多芬,也要有蕭邦與國民樂派,百花齊放才熱鬧。
陳慧遊強調,壽險業掌管龐大資金,責任也很大,經營上也很動盪,才會希望主管機關能夠多給一些監理寬容,業者自我要求也要多一點韌性,「管得不好是災難,管得好就是信任。」整個業界都能持續自律、強化韌性,才能有更多的彈性繼續茁壯發展。
針對外界關心的會計制度接軌 (IFRS 17) 進度,陳慧遊透露,壽險公會已有設立會計、匯率等小組,仍在研議中,由於 2026 接軌在即,預計 11 月會將方案送交金管會,才有辦法讓業者於 12 月左右遞交申請,確實有時間上的壓力。
他也坦言,這次轉換新會計制度,讓業界壓力很大,也希望主管機關能夠盡量給予一些彈性,「我們壽險業不是在標準狀態下經營,外在變數太多」,要讓制度能實際落地、運作得下去,這才是重點。
談到保險資金兆元活水投入基礎建設議題,陳慧遊指出,金管會放寬規定鼓勵資金回流,無論是國內基礎建設或公共建設,雖然定義有所不同,但他對此開放措施表示肯定,壽險公會也有成立公建小組,由副理事長莊中慶領軍,未來可投資範圍會更廣。
壽險公會副秘書長金憶惠補充,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林俊秀也於記者會中提到歡迎壽險業來投資 AI 算力中心,將會給予高度支持,促進民間參與投資,這塊將是市場熱門投資案源,不過,保險業投資案注重風險控管與長期穩定的投資報酬率,業者會依照自家公司規範來進行評估。
金憶惠表示,壽險業最關心重點還是在於有沒有好的案源,以往市場上缺乏適合的投資標的,以國內債市來說,業者一買幾乎是包檔,完全沒有流動性,但隨著 AI 發展,台灣未來將占有一席之地,能否進一步發展適合投資的標的,讓保險業資金能有效率的去化,公會也會與各主管機關包括金管會、數發部、經濟部等進一步溝通,在政策上創造更多空間。
金憶惠直言,保險業者對於響應政策也相當支持,資金慢慢從國外流回來,但同時也要對股東負責,不能讓資金回流之後閒置太久,最後不得已投到高風險標的,甚至只能放在定存,導致資金運用非常沒效率。陳慧遊補充,現在看到各地方政府釋出較多的案源為焚化爐,已有成交案例,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