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真能替美國人減稅?研究揭露:成本全落在消費者身上

2025年10月02日 10: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Reuters Pictures

美國政府預計每月可透過關稅進帳500億美元,但專家指出這筆收入對一般民眾幾乎沒有實質好處,反而成為隱性稅負。川普總統近期在英國的國是訪問中未能達成取消鋼鐵關稅的協議,而他推動的「解放日」關稅政策,已讓美國與多國貿易夥伴陷入混亂。

美國商務部長Lutnick聲稱這些關稅是財政上的勝利,然而實際上關稅就是貿易稅,其成本最終由美國消費者與進口企業承擔。過去研究顯示,2018至2019年的關稅戰中,美國進口價格完全反映了關稅成本,外國出口商並未吸收任何損失。這意味著低、中收入家庭因購買製造品支出比例較高,受到的衝擊最嚴重。

川普雖強調關稅收入可能降低美國的所得稅負,但一旦其他國家反制,美國家庭因物價上升所承受的損失,遠大於關稅帶來的稅收好處。同時,研究也指出單方面升高關稅並引發貿易戰,會造成美國GDP收縮、通膨上升與貿易逆差擴大。

在受益者方面,鋼鐵、鋁材與汽車零組件等受保護產業的本土大企業,以及獲得補貼的農業大公司,短期內因競爭減少和政府支持而得利,美國財政部也能收取關稅。但輸家更為廣泛:消費者、小型企業、農民與出口商,特別是受到中國報復措施影響的黃豆出口,2025年至今仍無任何對華訂單。

總體而言,關稅不會創造財富,而是將成本由弱勢群體轉移至政府與大型企業。專家警告,關稅的本質更像政治表演,表面上象徵國力,實際卻加重民眾日常生活成本,真正的問題是:當下一波關稅宣布時,最終買單的人會是誰?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關稅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