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霸主玩大的,下一波價值股爆發!復盛應用(6670)併購野心是風險還是機會?

2025年05月14日 11: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圖片來源:復盛應用官網

復盛應用(6670-TW)2025年4月營收 21.42億元,年增率 3.54%;累計前四個月營收 106.19 億元,累計年增率 25.87%,主要受惠於新品追單持續湧入,加上2025年有新客戶訂單將在第二、三季陸續貢獻,目前訂單能見度約達兩個月以上。

近期,復盛應用(6670-TW)以約 14.8 億元公開收購上櫃手工具龍頭商伯鑫(6904-TW) 51%股權,將其納為子公司,透過垂直整合與併購深化產品應用,對於手工具的導入,有助於降低對高爾夫單一產業依賴,擴展營收動能來源。

收購伯鑫(6904)有什麼好處?

  • 復盛應用(6670-TW)透過公開收購取得亞洲手工具龍頭伯鑫(6904-TW)51%股權,本次每股收購價格為新台幣157元,計畫收購普通股 9,453仟股,總金額約14.81億。

伯鑫(6904-TW)為上櫃公司,2024年營收約 9 億元,是亞洲最大、全球前三大活動扳手專業廠,具有很強的自主研發設計能力(90%為ODM),毛利率穩定維持在約32%,長期以來在業界備受肯定,憑藉產業經驗的豐富,近年在產品開發、客戶拓展與自動化導入方面成果顯著,是一間具有競爭實力的手工具企業。主要客戶為美國前三大手工具品牌Stanley、Snap-on、Milwaukee等。

這次併購對於復盛應用(6670-TW)是又一次的橫向擴張,公司強調此次投資為「策略性非財務型併購」,旨在創造長期綜效,而非財務性投資,最核心的戰略目標是以伯鑫(6904-TW)為切入點和策略聯盟的基礎,形成一個產業整合平台,利用自身規模和製造經驗,帶頭整合台灣分散的手工具產業,藉此為集團注入新的成長趨勢。

復盛應用(6670-TW)希望藉由整合伯鑫(6904-TW)、導入自身精密金屬成型與TPS管理模式,建立一個以規模與效率並進的產業平台,進一步吸納更多優質但缺乏資源的中小企業。

復盛應用公司簡介

復盛應用(6670-TW)目前為全球最大之高爾夫球桿頭製造商,主要生產銷售高爾夫球具,其中以高爾夫球頭為主力產品,全球市佔率約4成,除此之外還有生產高爾夫球桿(碳纖)、棒壘球棒等運動用品,銷售至世界知名品牌之高爾夫用品大廠,客戶涵蓋各大高爾夫球品牌廠如:Callaway、TITLEIST、DUNLOP、HONMA、TaylorMade、PING、PUMA、MIZUNO、Honeywell 等。

目前,復盛應用(6670-TW)在全球擁有多處生產基地,主要分佈於中國廣東、越南、泰國和台灣。

2025年第一季各產品占比分別為:高爾夫球具產品64%、石墨軸及套裝10%、球桿頭配件9%、溜冰鞋、靴子和護具10%、航空航天和汽車零件5%。

近年來,復盛應用(6670-TW)憑藉精密鑄造技術,跨入航太鑄件、醫療器材等相關產業,並擁有多個具備航太零件製造技術之生產據點,可鑄造多種不同材質的航太零件,並透過併購擴大非高爾夫球頭市場。

高爾夫球產業趨勢

  • 美國高爾夫球具2025年第一季零售銷售年增13%,較2019年第一季成長50%,凸顯高爾夫消費動能穩定上升
  • 美國高爾夫球具2025年第一季庫存水位年增3%、季增21.4%,較2019年第一季增加43%,反映業者對需求回溫具有高度信心
  • 2025年第一季存貨對當季銷售比值為1.84倍,公司認為仍算健康,零售端消化庫存後,廠商再度進貨備貨,顯示對未來需求持續看好
  • 2025年3月美國高爾夫打球輪次年增3.5%,復甦自2025年1月-2025年2月冬季衰退。

2025年1-2月受天氣影響,美國高爾夫球場實際打球輪數在1月與2月雙雙下滑,但3月起活動回溫,預期隨著春夏高峰季節到來與設備更新需求增溫,將持續支撐整體高爾夫運動產業鏈的成長動能。

在疫情期間,戶外運動需求大幅成長,高爾夫成為主要受益項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湧入的新手玩家並未隨著疫情趨緩而退場,反而逐漸穩定下來並未流失,形成具黏著度的新人口結構,從市場數據來看,全球高爾夫產業規模明顯擴大,並呈現持續成長趨勢。

經過數個季度的驗證,市場普遍認為這一波需求擴張已非短期現象,整體需求仍維持在高檔水位,顯示高爾夫運動正持續朝向全球化與大眾化發展。

根據The R&A和體育市場行銷調查(SMS)的研究顯示,自2016年以來,全球高爾夫球人口總數從6,100萬人增加到6,660萬人,其中年輕族群和女性參與人數的增長尤為顯著。

關稅議題影響評估

儘管今年整體美國景氣存在一些變數,不過復盛應用(6670-TW)指出目前採取FOB報價模式,並且全球有多處產線、產線彈性高,對於美國加徵關稅問題,反而有望帶來新的接單與議價機會。

公司指出,由於墨西哥這邊加徵 25%關稅,目前已有客戶主動要求協助「將組裝移出中國」,如轉往越南等基地,以避開潛在加徵的25%墨西哥關稅或港口費用。

公司強調,目前尚未見到直接衝擊,主要得益於其全球分散的產能佈局和產品差異化優勢。

不只高爾夫,併購是風險還是機會?

除高爾夫外,復盛應用(6670-TW)近年積極拓展非高爾夫球業務,2025年非高球業務成長性可望有7成年增率,力野精密(車用零件)、民盛(冰上應用、極限運動配備用品)、嘉華盛(航太零件)、可思精品(餐具廚房用品)等子公司持續貢獻營收。

近期將事業版圖擴展至極具潛力的手工具產業,展現出公司持續追求非有機成長的決心,更有助於降低對高爾夫單一產業依賴,擴展營收動能來源,。

台灣手工具產業雖市佔率居全球前列,但產業高度分散,整體約三四百家,外包與零件廠逾兩千家,公司管理層透露,早年公司於美國曾有高達50%營收來自手工具業務,對該產業熟悉,若產業整合平台模式成功複製,復盛應用(6670-TW)將不僅是製造商,更是台灣傳統產業升級的「推手」。

未來復盛應用(6670-TW)可能還會有其他整併計畫,持續強化營運多元化、優化產品組合、提升毛利率與國際競爭力這些策略性併購是公司長期穩健成長的核心推手

要判斷公司是否有能力併購,可以觀察:

  • 公司帳上現金是否充裕,且EPS持續成長,代表公司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支持併購計畫
  • 目前已完成伯鑫併購,且有發行CB2籌資,代表有積極籌措資金的能力,且不完全依賴現金流

因此,以目前來看復盛應用(6670-TW)未來仍有足夠現金與籌資能力進行併購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併購
高爾夫
產業
全球
毛利率
自動化
美國
投資
財務
庫存
存貨
關稅
數據分析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