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人工智慧(AI)與資料中心帶來的龐大用電需求,美國政府決定延後多數燃煤電廠退役,並推動「Speed to Power」計劃,加快電網與發電設施建設。
AI 帶動電力需求飆升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9 月 9 日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STEO),美國電力消費量將在 2025 年與 2026 年創下歷史新高。需求將從 2024 年的 4,097 bn kWh(十億度),升至 2025 年的 4,187 bn kWh,並在 2026 年進一步達到 4,305 bn kWh。推升的主因來自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資料中心,同時住宅與商業部門逐步改以電力取代化石燃料作為供暖與交通能源。
電力結構方面,EIA 預測天然氣發電占比將從 2024 年的 42% 降至 40%,煤炭占比則在 2025 年短暫回升至 17%,2026 年再回落至 16%。再生能源比例持續上升,由 2024 年的 23% 增至 2026 年的 26%,核能占比則略降至 18%。
政策:電網加速計劃與化石燃料延役
在需求急速上升的背景下,川普政府於 9 月 18 日啟動「Speed to Power」計劃,加快發電廠與輸電線建設。美國能源部正向電力公司及區域電網管理者徵詢投資與建設意見,並運用聯邦資金與緊急授權推動專案。此計劃同時要求多座原定退役的燃煤與天然氣電廠繼續運轉。
川普政府認為,太陽能與風能的快速擴張造成電力不穩與成本上升,因此削減再生能源補貼,並以能源安全為優先。根據美國能源聯盟的估算,至 2028 年可能有 38 座燃煤電廠因政策延役而繼續營運。
行動:燃煤電廠延後退役
能源部長 Chris Wright 在 9 月 24 日進一步表示,美國大部分接近退役的燃煤電廠將延後關閉,以確保 AI 與資料中心所需的龐大電力供應。他強調政府已準備動用《聯邦電力法》下的緊急權限,要求燃煤、天然氣與燃油電廠繼續運轉。
此外,美國政府也推動核能復甦,包括加快審批程序與重啟已關閉的核電廠,例如賓州三哩島,預計為微軟資料中心供電。Wright 強調,美中 AI 競爭本質上就是電力競爭,而中國去年新建 100 GW 燃煤電力,另有 100 GW 在建,美國必須跟上腳步。
煤炭使用的長期下降
根據統計數據,1990 年美國電力部門的煤炭消費量超過 16,000兆英熱,但至 2024 年已降至約 7,015兆英熱。工業部門消費量也從 1990 年的 2,756兆英熱減少至 2024 年的 861兆英熱。商業與住宅部門幾乎消失,2024 年僅剩個位數至 10兆英熱左右。長期來看,美國正逐步擺脫煤炭。
煤炭在美國的主要用途集中在電力發電。然而,近期因 AI 帶動的用電需求暴增,以及美國政府推動的延役政策,未來數據可能出現煤炭消費短暫反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