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通(6179-TW)今年上半年在海外能源市場傳來捷報。透過子公司Pan Pacific Renewable Power Philippines. Corp.(PPRPPC),公司成功拿下菲律賓政府GEA-3標案,內容包括兩座各150MW的蓄水式水力發電廠,以及一座規模達2,000MW的抽蓄電廠。
這讓亞通不再只是單純做工程承包,而是同時投入投資與後續營運,從一次性工程收入,逐步轉型為能帶來長期穩定收益的綠能整合業者。
快速看懂:菲律賓商機
菲律賓能源部(DOE)於2025年舉辦的第三輪綠能拍賣(GEA-3),共吸引7,500MW專案投標,遠超政府設定的4,650MW目標,反映市場對當地再生能源的高度熱情。與前兩輪以太陽能和風能為主不同,GEA-3首度把抽蓄水力納入核心。抽蓄電廠就像大型「電池」,能在用電低谷時儲水、在尖峰時釋放電力,幫助平衡不穩定的風電和太陽能。這顯示菲律賓能源政策已不再只追求蓋更多綠能電廠,而是進一步強調電網的穩定性與調節能力。
法人指出,這為具備水電與抽蓄經驗的業者(如亞通)帶來結構性機會。
對亞通而言,得標意義重大
PPRPPC已於2025年6月收到DOE得標通知。其中最具指標性的2,000MW抽蓄案,被列為菲律賓國家電網公司(NGCP)系統影響研究重點,成為未來電力調頻與備載的關鍵資產。法人指出,該項目不僅是一筆工程訂單,更將帶來後續融資、長期運維與穩定現金流,對亞通營運影響深遠。
亞通管理層表示,公司將在這類大型項目中同時扮演EPC承包商與投資人角色,以確保技術掌握並爭取長期維運合約。法人進一步指出,這類專案前期資本支出高、施工期長,但營運期收入穩定,將使亞通短期營收因工程認列放大,長期則具現金流可見度。
營收數據亦顯示海外動能逐步發酵。亞通2025年8月單月營收年增12.32%,累計前八月年增49.84%。法人預期,若抽蓄案順利進入施工並依里程碑認列,對年度營收與毛利率將有顯著推升效果。
在執行面,亞通長期深耕海工、蓄排水與大型電廠工程,累積跨國標案經驗,具備技術與執行優勢。公司強調,PPRPPC後續將攜手當地與區域夥伴,推進設計調整、系統研究與融資安排,以降低風險。同時,亞通計畫將台灣建立的技術與管理模式輸出菲律賓,配合在地化執行,提升建設效率並創造再投資與運維契機。
關鍵觀察點
後續進程的關鍵在於:
-
完成GEA程序所需文件並取得SIS認可。
-
地方審批(包括土地、水權、環評)與行政審查的進度。
-
工程啟動節奏與融資協商。
法人強調,這些節點將直接影響專案何時能進入土建與機電階段,進而決定亞通營收與現金流的轉換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