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為何印度要調整關稅?背景與政策方向
印度政府正在調整進口關稅,這次的變動涵蓋豪華車、太陽能電池、化學品等30多種商品。這項政策不僅與印度的經濟發展戰略有關,也與美國的貿易壓力息息相關。
過去,美國曾批評印度關稅過高,甚至在總統川普時期揚言要採取報復性措施。為了降低摩擦,印度政府已在2024年財政預算案中將平均進口關稅從13%降至11%,並對部分商品的峰值關稅從150%降至70%。然而,這並不代表所有進口商品都變便宜,因為印度同時提高了農業基礎設施發展稅(AIDC),這是一種額外關稅,適用於特定商品,稅率範圍從 5%到70% 不等。
這次調整顯示印度採取「逐步開放、保護本土產業」的策略,讓企業有時間提升競爭力,同時維持與美國的良好貿易關係。
哪些商品受到影響?產業影響一覽
1. 豪華車與機動車輛
• 豪華車(價值超過 40,000 美元):基本關稅已降至70%,但仍需支付40%的附加費。
• 運輸車輛:AIDC稅率20%,二手車則高達67.5%。
• 遊艇與運動船隻:需支付7.5%附加費。
• 影響分析:這對賓士、寶馬、特斯拉等品牌是好消息,但高附加費仍限制進口成長,預計影響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
2. 再生能源與半導體
• 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基本關稅降至20%,但AIDC額外加收7.5%-20%。
• 半導體設備與零組件:關稅調降,支持印度「生產激勵計畫(PLI)」推動本土晶片製造。
• 影響分析:對於想在印度設廠的企業,如台積電、三星,這是一個降低成本的機會,長遠來看可能推動本地供應鏈發展。
3. 化學品產業
• 實驗室化學品:基本關稅大降(150%→70%),但AIDC仍高達70%。
• 影響分析:化學品進口成本下降,有助於製藥、電子製造、農業等產業發展,但AIDC仍是一大成本因素。
4. 建築材料與家庭用品
• 大理石、花崗岩:基本關稅降至20%(原40%),但仍需支付20%附加費。
• 自行車、鞋類:AIDC稅率分別為15%和18.5%。
• 家具、電子玩具零件:AIDC稅率5%-20%。
• 影響分析: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下降,但高附加費仍保護當地產業,短期內對國際品牌影響有限。
美印貿易新變數:能源成焦點
印度是全球能源進口大國,2023/24年度自美國進口的原油與LNG總額約為65億美元,占美國對印度出口的420億美元。
然而,國際局勢變化可能讓美國能源進口增加:
• 俄羅斯石油公司遭美國制裁,印度可能減少對俄石油的依賴。
• 中國對美國能源加徵報復性關稅,美國能源商或轉向印度市場。
• 印度進口關稅低,如原油關稅僅1盧比/公噸,美國能源價格可能更具吸引力。
貿易順差問題仍待解
印度長期對美貿易順差,2023/24年度約為350億美元,一直是美方關注的問題。印度雖然降低部分關稅,但對高附加價值產品如飛機、鑽石等的進口仍有限,未來可能需進一步擴大進口,以降低美方壓力。
投資與產業機會:哪些企業將受益?
1. 汽車產業
• 關稅降低有助於豪華車進口,但高附加費仍是挑戰,特斯拉等品牌可能受惠。
• 二手車進口受限,高關稅鼓勵本土生產與組裝,預計印度本土車廠如塔塔(Tata)將受益。
2. 再生能源與半導體
• 進口關稅降低,可能促使外資進入印度設廠,如台達電、三星、特斯拉的儲能業務。
• 印度政府推動「生產激勵計畫(PLI)」,預計本土供應鏈將進一步完善。
3. 化學與製藥產業
• 基本關稅下降有助於降低製藥與電子產業的成本,但高AIDC仍是進口限制。
• 印度製藥產業可能加速發展,對全球藥品供應鏈影響值得關注。
4. 建築與基礎設施
• 進口建材價格下降,房地產與基建發展可望加速。
• 本地企業仍受保護,國際建材企業短期內影響不大,但長期競爭壓力可能增加。
關稅調降,但開放有限,未來需觀察
印度的關稅調整策略,表面上是開放市場,實則仍在保護本土產業。未來是否進一步降低AIDC,將取決於內部產業競爭力提升的速度。
此外,美印貿易關係的焦點可能從商品轉向能源,若美國能源出口大增,印度的進口結構將發生變化,這可能影響全球能源市場格局。
適合對象:對基本面分析有興趣,希望了解法人如何判斷公司合理價值的人
課程方式:直播 (線上觀看免報名)+實體( 詳見報名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