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與核能需求升溫的背景下,鈾市場正吸引越來越多金融機構與交易商進入。有消息透露,瑞士日內瓦的大宗商品交易商 Mercuria 已正式跨足實體鈾交易,搶進這個年規模約 150 億美元的市場。
Mercuria 首度布局鈾業務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Mercuria 今年已開始展開實體鈾交易,成為首家進入鈾領域的大宗商品交易商。與此同時,法國金融集團 BPCE 旗下的 Natixis 也在今年展開鈾交易,而花旗銀行 (C-N) 則正在籌備進入市場。由於相關資訊仍屬保密階段,三位知情人士均要求匿名。花旗銀行與 Natixis 對此不予置評。
過去鈾交易市場由高盛 Goldman Sachs (GS-N) 與麥格理 Macquarie (MQG-AX) 長期主導,年規模約 150 億美元。隨著新進者加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業界分析認為,大型機構預計將從新一波核電廠投資潮中獲益,這些項目需要資金支持並確保燃料供應。
全球核燃料需求大幅成長
世界核能協會預估,到 2040 年核燃料需求將比目前增加一倍。驅動原因包括各國政府推動淨零碳排政策,以及科技產業對能源需求快速上升。Mercuria 近年已大幅擴張金屬業務,資金來源則來自高油氣價格帶來的收益。
去年 12 月,Mercuria 延攬了來自高盛、具備鈾交易經驗的 Louis Csango,領導鈾交易業務,並同時參與天然氣與電力領域。市場人士指出,將鈾交易與現有電力交易部門結合,有助於資訊共享與業務拓展。
Curzon Uranium 的交易主管 Bram Vanderelst 表示,近期不僅歐洲傳統貿易商,還有美國方面的業者與銀行陸續進入該領域,但他並未具體點名。與此同時,高盛與麥格理近年已擴大活動,一些對沖基金也積極參與,顯示市場熱度上升。
價格與供需前景
與石油、天然氣或銅鋁等大宗商品相比,鈾市場規模仍小。根據 UxC 的統計,去年全球核電公用事業對鈾氧化物濃縮物(U3O8)的需求約為 1.75 億磅,其中約 4,700 萬磅、佔比 27% 在現貨市場交易。U3O8 又稱「黃餅」,是經過化學處理後的粉末狀產品,通常以鋼桶包裝。
UxC 總裁 Jonathan Hinze 表示,若核能與鈾市場規模翻倍,交易商將迎來更多機會,但同時指出,鈾市場不易進入,新參與者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站穩。
鈾現貨價格在過去五年翻倍至每磅 77 美元,雖低於 2024 年 2 月觸及的每磅 106 美元高點,但仍為自 2007 年以來最強水準。花旗分析師 Arkady Gevorkyan 預估,鈾價明年可能升至每磅 100 美元,因礦商供應恐怕難以跟上需求。他指出,過去 20 年來供給始終低於需求,主要依靠「二手供應」維持平衡,但這一時代正在快速結束。
(圖片來源:【能源行情】優分析產業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