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傻傻存金融股了! 億元教授:金融股已在高位階,下半年避險我選「它」,三大理由揭示「債蛙」的春天來了!

2025年08月28日 20:00 -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優分析製作

AI科技股上沖下洗,市場波動劇烈,讓你的心臟快受不了了嗎?許多投資人紛紛將目光轉向被譽為「避風港」的高殖利率金融股,期待能穩穩領息、安心睡覺。但,現在真的是存金融股的好時機嗎?億元教授鄭廳宜給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對我來講,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他直言,金融股已來到相對高點,他更看好另一個被市場冷落已久的資產——債券。


第一部份:金融股的誘惑與陷阱

在科技股劇烈震盪的背景下,資金轉進金融股似乎是個合情合理的選擇。畢竟,隨著股、債市回溫,壽險金控的投資部位價值回升;同時,央行的房市管制也讓銀行業鎖定了大量長期且利率較高的房貸業務,獲利基石穩固。

然而,鄭廳宜教授提醒,正因為這些利多,金融股的股價已經提前反應,普遍處於「高位階」。

「漲到這個地方,你說他要再漲的幅度也是有限的。」鄭教授坦言。對於追求資產增值的投資人來說,現在才進場,可能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整體報酬率並不誘人。


第二部份:為何現在是債券的絕佳時機?

相對於高高在上的金融股,鄭教授將目光投向了讓許多「債蛙」(被債券套牢的投資人)叫苦連天的債券市場。他認為,過去壓抑債券表現的三大烏雲正在散去,現在反而是絕佳的佈局時機。

理由一:利率風險解除聯準會轉向降息

過去兩年,聯準會的暴力升息是造成債券價格大跌的元兇。但如今,主席鮑爾已明確釋出「九月可能降息」的鴿派訊號。升息循環結束,代表著債券價格最大的壓力源已經消失,未來甚至有機會因降息而賺取資本利得。

理由二:信用風險消除美國並未爆發違約

市場先前擔憂的美國債務違約危機,最終安然度過。這意味著持有美國公債或高品質投資級公司債的信用風險極低,投資人可以安心領息。

理由三:匯損風險逆轉新台幣由升轉貶

這正是最多台灣投資人忽略的關鍵!過去,許多債券ETF的投資人發現,即使債券本身沒跌,淨值卻因「新台幣強勢升值」而縮水。如今,鄭教授預測下半年台幣將「趨向貶值」,這意味著過去的匯損壓力,將逆轉成為匯兌收益的助力!


第三部份:投資決策高位階 vs. 低位階的選擇

綜合來看,鄭教授的觀點非常清晰:

  • 金融股:處於高位階,雖然穩健,但上漲空間有限,吸引力下降。
  • 債券:處於低位階,壓抑其表現的三大利空(升息、違約、匯損)已基本解除,不僅能提供4%5%的穩定債息,未來更有望賺取價差,是進可攻、退可守的聰明選擇。


結論

在動盪的市場中,尋找避風港是人之常情。但跟隨人群湧向看似最安全的地方,往往不是最佳策略。億元教授鄭廳宜提醒我們,當所有人都盯著金融股時,或許該將目光投向那個被冷落許久、但風暴即將過去的角落。對於穩健型的投資人來說,債券市場的春天,或許真的不遠了。

這篇文章對你來說實用嗎?
很實用!
還可以
有待加強...
標籤關鍵字
金融股
股市
投資
債券
聯準會
降息
新台幣
熱門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