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 (2882-TW) 今 (28) 日舉行 2025 年第三季法說會,由總經理李長庚親自主持,法人關切股利政策展望,公司表示,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投信及國泰證券子公司全年獲利將改寫歷史新高,展現多引擎穩健動能,明年一定要來反映營運成果,維持有競爭力的股息殖利率,而國壽也對上繳股利持正面看待;針對併購策略,李長庚也明確指出,隨著人壽 2026 年接軌工作告一段落,集團會開始思考資源重新配置,若有併購規劃會鎖定「保險以外」的國內外標的,以優化資產配置結構。
談及國泰金控股利政策展望,財務長陳晏如表示,今年以來金控獲利狀況很不錯,前 10 月累計稅後純益 942 億元,EPS 6.16 元,尤其銀行、產險、投信 3 家子公司都續創歷史新高,國證也恢復動能可望再創新高,整體表現優異,國壽雖受匯率影響,但經常性收益有提升,核心業務動能強勁,因此,明年一定要來反映今年營運成果。
陳晏如指出,還是要等全年結算以後,來整體考量明年資本市場狀況、營運成長所需,最重要的是看市場同業股息殖利率狀況,在兼顧財務允當性的情況之下,整個結果出來後才會規畫,具有競爭力的股息殖利率政策來提報給董事會。
法人關注國泰人壽未來貢獻獲利能力,針對未來國壽上繳股利情形,林昭廷說明,人壽現金股利上繳問題,現在金管會正在研議,相關技術細節都在商討,無法對外說明,短期不會這麼快有結果,事實上,真正變化是在 2027 年股利,原則上,國壽持正面看法,絕對不會像過去一樣,為了接軌都把股利保留在公司帳上強化資本,未來接軌準備得很不錯,尤其本身 CSM 產生能力很高,不過,金額會是漸進式的上繳,不要預期馬上會有很大金額的挹注。
法人關切國泰金控未來是否考慮併購擴大版圖,李長庚直言,國泰金過去幾年的擴張步調相對穩健保守,主要考量到超過 60% 的資產集中於壽險子公司,面對 2026 年接軌 IFRS 17 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 (ICS) 這兩項重大課題,集團近年的主要資源與資本都聚焦於國泰人壽端的準備工作。
先前主管機關對於相關規範與資本係數尚在研擬階段,存在較多不確定性,隨著明年將順利完成接軌準備工作,集團將重新啟動並積極規劃版圖擴大策略。
在標的選擇上,李長庚說不便太早畫標靶,但考量到目前保險資產在整體結構中占比極高,未來的併購方向將傾向於在 「保險以外」 的領域中尋找合適標的,以優化整體資產管理結構,找尋標的範圍也將同時涵蓋國內及國外市場。
※ 本文經「鉅亨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