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對進口關稅的政策出現戲劇性轉變,儘管他宣布對多國暫停 90天加徵關稅,但同時卻大幅調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並維持對鋼鐵、鋁材與汽車零組件產品的 25%關稅。這項政策的逆轉雖在短期內激勵股市反彈,但卻未能真正消除企業對貿易戰及其混亂實施帶來的擔憂。
由於供應鏈遍布全球,從中國延伸至德國等多個國家的企業,目前正努力評估關稅的實際衝擊,並試圖以漲價方式轉嫁成本。然而,在缺乏明確長期政策的前提下,企業難以進行投資與招募計畫。
Bolton James 特許理財規劃師 Anita Wright 表示:「雖然 90天的暫緩聽起來像是喘息機會,但事實上為企業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川普不斷變動的政策,讓企業無法對未來做出長遠規劃。」
貿易不確定性影響消費者信心?運動用品首當其衝
根據貿易業者觀察,這些不穩定性正讓今年下半年經濟前景變得黯淡。消費者信心開始動搖,尤其是美國民眾對非必需品的支出正迅速萎縮。像是球鞋這類商品的銷售量,已成為消費者消費意願轉弱的指標之一。
根據美國鞋類分銷商與零售商協會(FDRA)的數據,自川普上任以來短短11週內,美國實體通路的鞋類銷售額比去年同期驟減 9.5%。該協會旗下成員包含 Nike、Adidas、Skechers 與沃爾瑪(Walmart),足以代表主要鞋業市場的銷售趨勢。
這反映出運動產品等消費性商品正在受到民眾消費力下降的影響,與其背後的經濟不確定性密切相關。而消費者的觀望態度,也將成為景氣復甦的一大阻力。
大企業調整供應鏈、囤貨備戰
面對這波關稅風暴,部分企業開始採取策略應對。例如 Apple 改由印度出貨,使用包機將高達 600 噸的 iPhone 運往美國,試圖避開中國出口面臨的高額關稅。
同樣地,通用汽車(GM)、保時捷(Porsche)與賓士(Mercedes-Benz)等車廠也在美國境內建立庫存,以提前因應未來可能增加的稅負。然而,這種策略僅是短期因應手段,並無法根本解決政策反覆造成的投資障礙。
LVMH 集團、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商 ASML 與萊雅(L'Oreal)等企業即將公布新一季財報,外界普遍預期表現將不如預期,企業前景依舊籠罩在貿易與消費疲弱的陰影之下。
關稅壓力蔓延至中小企業
塞爾維亞的建材製造商 Testeral 執行長 Sanja Stanimirovic 表示:「如果關稅持續不變,公司可能得裁員,因為大多數訂單都是長期合約,價格難以調整來吸收額外成本。」
這顯示即便是歐洲地區的中小企業也難以倖免,關稅壓力已逐步影響到就業市場,進一步打擊整體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