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隨著人工智慧(AI)與雲端運算的迅速普及,全球對數據中心的依賴正持續加深。
然而,這種趨勢也帶來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電力需求的激增可能導致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加,進一步加劇氣候變遷的壓力。
雖然許多大數據公司承諾採用綠色能源,但由於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難以趕上需求,短期內天然氣與煤炭仍是主要的能源供應來源。
地區分析:需求與應對策略
♦美國:天然氣成為應急選擇
美國是全球數據中心的主要集中地,擁有三分之一的數據中心設施。為應對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多家公用事業公司採取建設新天然氣電廠與延遲化石燃料電廠退役的策略。
•Dominion Energy在弗吉尼亞州建設1000兆瓦的天然氣電廠,並將15年內再生能源目標從95%下調至80%。
•Entergy正興建754兆瓦的天然氣電廠,支持亞馬遜在密西西比州的數據中心。
•NiSource的190億美元資本支出中,近半數用於天然氣基礎設施改善。
專家指出,雖然天然氣比煤炭環保,但其碳排放量仍然顯著,尤其在需求持續攀升的背景下可能影響美國的減碳進展。
♦歐洲:再生能源與化石燃料並存
•波蘭:由於再生能源滲透率低,數據中心項目需要依賴煤炭等基載能源。2023年,煤炭仍佔波蘭能源結構的60%以上。
•德國:微軟計劃投資32億歐元擴展數據中心,然而該地區靠近哈姆巴赫煤礦,能源來源仍具爭議性。
•愛爾蘭:數據中心用電量占全國電力消耗的20%以上。由於能源壓力,政府推遲電廠退役並新增650兆瓦臨時發電設施,主要依賴天然氣供應。
♦亞太地區:綠能推廣受阻
在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多從以煤炭與天然氣為主的電網取電。由於綠色能源成本高昂,超過50%的可再生能源拍賣未能成功完成。
政府與企業的行動
全球領先的大數據公司如Meta、微軟和亞馬遜等紛紛承諾採用可再生能源並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這些措施包含從電網中分配綠能和購買碳抵銷額度。
然而,這些方法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未能直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僅重新分配了有限的綠能資源,對整體減碳效益的影響有限。
此外,部分公司提出利用先進核能反應爐或重新啟用核電廠來支持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但這些計劃大多處於初期階段,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落地,進一步凸顯了企業承諾與實際能源結構改變之間的差距。
未來展望:機遇與挑戰
數據中心能源需求的激增對全球能源結構形成了空前的壓力。
短期內,化石燃料的使用或不可避免,而數據中心行業在本世紀末將產生相當於俄羅斯年度排放量的二氧化碳。
然而,長期來看,各國政府與企業需推動多方面的變革來應對這一挑戰,包括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提升電網穩定性以應對波動的綠能供應,以及提升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從而實現低碳運營模式。
技術創新和全球合作將成為實現能源供應轉型和減緩氣候壓力的關鍵推動力,為能源與氣候目標的協同發展提供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