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財務省於發布的6月初步貿易統計,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金額年減26.7%,但出口數量卻增加了3.4%。顯示出日本車廠吸收關稅成本的策略正接近極限,部分業者已開始調漲價格。
單價連四月下滑
6月對美汽車出口金額為4,193億日圓,已連續第三個月呈現年減趨勢,出口數量為123,840台。今年上半年(1月至6月)出口金額比去年同期減少4.5%,但數量增加4.4%。
最關鍵的指標為平均單價,6月平均每輛出口車的單價為338萬日圓,較去年同期下滑29.1%(約少139萬日圓),連續第四個月呈現年減,且跌幅逐月擴大,4月為14.8%、5月為21.7%。
這可能是因為車廠選擇出口售價較低的車型,或主動降價來緩衝關稅影響。日本銀行的企業物價指數也顯示,3至6月間出口至北美的乘用車價格下滑了18.2%。
吸收關稅成本
為維持在美國市場的銷售表現,多數日本車廠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成本,但這對企業獲利帶來極大壓力。
根據 NLI 研究所首席經濟研究員的推算,若2025年度對美出口數量減少10%,汽車產業的經常利潤將下降2.4%。若出口單價下跌10%,利潤恐下滑高達12.9%。
6月對美出口總額年減11.4%,其中汽車為主因。汽車出口約占日本總出口的近20%,而對美出口佔了30%。
車廠開始調漲價格
Toyota (7203-T)自7月起已將在美國的平均售價調高270美元(約4萬日圓),但是否足以消化關稅成本仍未明朗。
Subaru 也因物價上漲等因素在美國調高售價。Mazda 在美國市場佔全球銷售約30%,財務長 Jeffrey H. Guyton 表示:「目前難以評估具體影響」,並指出「正考慮調整價格策略」。
KPMG 美國分析師 Renee LaRocca 表示:「短期內,日本車廠可能會優先維持在美市佔率而選擇壓低價格,但未來進一步漲價也不足為奇。」